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红拂》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理想。
诗中所咏与小说情节的某种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在《红楼梦》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香火岁时祭,湖水似臣心。清流不断,千年姓字列东林。
未了生前遗憾,岂是先生力薄,无计破群阴。固有浩然气,天地是知音。
二百载,方寸石,竟难沈。人间万事,忧喜得失古犹今。
天道好还之理,旧物完璞不损,四字抵千金。永锡子孙福,世守此规箴。
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蕃文来督府,降表送苏州。
杀戮神人哭,腥污郡邑愁。依山成斗寨,保水得环洲。
国士推司马,戎韬冠列侯。师从黄钺陈,计用白衣舟。
曹沫提刀日,田单伏锸秋。春旗吴苑出,夜火越江浮。
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军声天外落,地势掌中收。
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莫轻言一战,上客有良谋。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
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
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看猎徒并代,霜鹰雪犬,神仙王屋,璐殿瑶阶。
聂政祠荒,袁尼宅破,世上谁人识此怀。樽犹热,尽天公颠倒,造化安排。
夹山不登眺,胜事只空闻。灵异开丹洞,孤高入紫氛。
东溟收地脉,北斗控天文。共有松萝意,聊从猿鸟群。
持杯驻岭日,吹笛破山云。更觅三花树,还期二使君。
人生有良愿,莫如翁姥健。生儿无令名,虽寿安足荣。
七岁燕山道,重来见秋草。十月到官衙,蟹肥霜菊华。
古称远游苦,今知远游乐。来去何翩翩,云中度双鹤。
稀年具庆稀,勿轻莱子衣。
风帘斜揭玉钩栏,端正楼高烛影残。宿酒困人梳洗懒,从教残粉涴金钿。
三星射户金光芒,梧桐碧树栖鸾凰。窗前整夜合欢带,绣罗宛转成鸳鸯。
云屏雾帐轻于縠,珍簟斓斑织湘竹。美人振佩江上来,粉面团团照红玉。
桃腮杏脸天上娇,暖香腻色春妖娆。关雎窈窕泛流徵,子夜国香春梦遥。
重城漏断鸡声里,曙色曈昽照窗绮。暑天夜短君莫愁,百岁欢娱今夕始。
薄絮团云,红棉裹雪,制拟圆蟾。见几回睡起,枕痕徐拭,七盘舞倦,香汗微粘。
朱户春闲,绛台昼永,暖玉无暇掩翠奁。看花去,爱女郎代扑,一笑轻拈。
五丝缠胜吴蚕。更熨贴、还将绣样添。漫愁多慵抹,柳眉翠减,酒深羞揾,杏颊朝酣。
浴罢银屏,妆成珠箔,白覆兰胸透茜衫。难忘处,羡芙蓉镜畔,得近纤纤。
江湖前辈尽,何敢易言诗。鼠璞元非玉,蛛罗不是丝。
池塘生草处,风雪跨驴时。此是真吟境,从来几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