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 “三章”句: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进入秦川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沛:水多,此为沐浴的意思。秦川:指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②“入关”句:指项羽火烧阿房宫。
③“玉玦”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项羽起伏兵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王默然不应”。
④“鼎上”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⑤“垓下”句:指霸王别姬。
⑥定陶美人: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故称。

鉴赏

  中国文人喜欢在诗中臧否人物。王象春这首诗,就对项羽、刘邦这两位大人物作了一番评说。

  项羽、刘邦当初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都是有野心的人。照司马迁的记载,他俩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见了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了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虽然一个藐视,一个艳羡,目标却都是自己想当皇帝。后来果然为了天下,龙争虎斗,打得个昏天黑地,野心得遂,小人物也就进入了“大人物”的圈子。在这场争夺中,刘邦胜了,项羽败了。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自然会为胜者送上无量赞歌,对失败者则大抵少有好话,能像司马迁那样把项羽列入《本纪》,还有不少赞许之辞,就算很不容易了。王象春从功业的成就来观察,以为刘邦能去秦苛法,约法三章,如天降甘霖,深得民心,可谓真龙;项羽勇可称虎,但入关后只知掮枪绰棒、纵火劫掠,不懂收拾人心,只是一介莽夫,终较刘邦逊色。

  这一评论虽很简洁,但未有新意。不过,王象春的刘项比较论还有后面两层意思,读来就颇不俗了。

  一层是从人格上比较。鸿门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项羽起伏兵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王默然不应”。他堂堂做人,宁可一刀一枪在战场决胜负,不愿意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刘邦不同,当项羽把刘邦他爹绑在砧板上,威胁刘邦退军时,刘邦竟完全不以老子的安危为念,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们曾约为兄弟,我老子就是你老子。如果你想把你老子煮来吃,请分一碗肉羹给我尝尝。完全是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两相比较,论人格,王象春以为“项王真龙汉王鼠”。中外历史上,政治家都是玩弄诡计的高手,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是家常便饭。成功了,这一切都可以当作灵活的手腕儿载入经典。如果失败,自然另作别论。项羽勇猛,不擅诡计,终于失败,但王象春以为项羽的人格高于刘邦。这样的评论,就有点意思了。做人,总要讲点人格,如果不讲人格,整日玩弄些阴谋阳谋,虽然得了天下,可称枭雄,也难得到人们心底的尊敬。

  再一层是从人性的层面作比较。他选择的切入点是刘、项同自己心爱女人的关系。男女的情爱,应当是人性的至洁至纯。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正是说的从情爱之深浅可以窥探人性的真伪。一个人如果为物欲、权欲所迷,便不会有真正的男女情爱。即或他们养小妾、包二奶也曾信誓旦旦,一朝同物欲、权欲的利益相左,山盟海誓的女人便被弃如敝屣,成为他们的攫取私欲的牺牲。“垓下美人泣楚歌”是说虞姬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王不舍,虞姬自尽,被梅兰芳演得缠绵悱恻。但在《史记》中只说项王“悲歌忼慨”,“美人和之”,然后项王“泣下数行”。“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怎么来安顿你呢?”怎么安顿?没见记述,只说他带着八百从骑突围走了,看来是把虞姬丢下没管。后来的《楚汉春秋》说虞姬有和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看来是出于假托,就像京戏里写虞姬自刎在先,项王突围在后一样,不过是后人以为应当如此罢了。“定陶美人泣楚舞”,是说刘邦的宠姬戚夫人的。戚夫人是定陶人,恃宠固位是这类女人的毛病,戚夫人也不能免,所以缠着刘邦要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刘邦也曾答应过,但因张良设计,为太子找了几个出色的保护人,使刘邦不敢另行废立。于是,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动不了了。吕后真是你的主子了。刘邦是否真是因为有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就不敢有所动作,姑置勿论。他的这一举动是否有利汉室也暂不讨论,但明知吕后狠辣,戚姬命运堪忧,却不做任何安排,只是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戚夫人“嘘唏流涕”他也不管,自顾自走了,那薄情也同项羽差不多了。后来戚夫人母子都惨死于吕后之手,刘邦是不能辞其咎的。从人性的角度看刘、项,王象春以为二人都是“鼠”。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诗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猜你喜欢
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
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答之当毛翰,继以瑶华音。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
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松云翠离披,竹日光破碎。青荧麦风过,红湿花露坠。

萍开龟曳尾,树啄鸟擘喙。物物如贶予,欣然与心会。

东风捲地兮摧千红,松柏青葱兮启幽宫。龙㡛广柳兮辞帘栊,埋香掩玉兮甘长终。

芳草萋萋兮春又空,东君寂寞兮谁与同。

杏园村店酒旗新,度竹穿林踏好春。南浦舟中曾计日,西溪楼下又经旬。

残梅糁雪飘香粉,新柳含风养曲尘。最是花朝并春半,与君遥夜共芳辰。

毳殿春寒乳酪香,近臣偏得赐新尝;老珰不解驼酥味,犹道天厨旧蔗浆。

朝随六龙驾,远别黄金台。
万乘出都门,旭日净浮埃。
翠华正飞扬,玉辇从天回。
羽林罗猛士,夹道驰云雷。
回首望玉京,城阙何壮哉。
海水向东流,西山郁崔嵬。
上有五色云,垂辉映蓬莱。
壮游惬周览,欲去仍迟回。
策马天仗间,夙昔长追陪。
古来词翰臣,岂但邹与枚?至今百世下,声誉扬九垓。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
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
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
不归尽吾儿,于此拜饥腹。
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

八通除道接层霄,五日同云映泬寥。灵贶那从天马下,积阴疑有海神朝。

润生尘陌无穷远,甘入原田不待消。陋巷苦寒方昼卧,静无人迹到琼瑶。

血涌心田热,冲寒得得行。风前孤柏劲,雪后远山明。

鹤淡飞无影,冰坚裂有声。浮云何处是,大地一同清。

午眠正美,觉来风雨满红楼。卷帘情思悠悠。望断碧波烟渚,苹蓼不胜秋。但冥冥天际,难识归舟。大夫骨朽。算空把,汨罗投。谁辨浊泾清渭,一任东流。而今不醉,苦一日醒醒一日悠。薄薄酒、且放眉头。
为酸斋解嘲

君王曾赐琼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懒入编修院。红锦笺,白苎篇,黄柑传。

学文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口嚣,绝名利,近林泉。天台洞口,地肺山前。

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兴飘然,酒家眠。洞花溪鸟结姻缘,被我瞒他四十年,海天秋月一般圆。

杨驹儿墓园

莓苔生满苍云径,人去小红亭,题情犹是酸斋赠。我把那诗韵赓,书画评,栏干凭。

茶灶尘凝,墨水冰生。掩幽扃,悬瘦影,伴孤灯。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刘伶。

策短藤,乘景,放吟情。写新声,寄春莺。明年来此赏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静,小楼风雨共谁听?

汉日落西崦,孤彗明中州。
玄德负英猛,欲挽无万牛。
龙凤一已逝。期人复安求。
区区守江左,老此以菟裘。
大义固不识,卑哉孙仲谋。

朝踏长安尘,暮倾渭城酒。风流赵集贤,画马当折柳。

晚凉池上洗马归,圉人控鞍不受羁。此马自是玉龙种,想见明窗貌得时。

题诗人物不可作,北雁南云总离索。旧游回首二十年,今日重看宛如昨。

春尽江头生绿波,春山满眼故人多。惟有当时陶令在,奈此萧萧白发何!

白云不生华盖峰,青天净倚碧芙蓉。上船不计日多少,到寺更行山几重。

木客试人骑出虎,渊灵求法脱为龙。莫贪石室跏趺稳,遍长松门薜荔封。

人才谁不出陶镕,耆旧皆归聘召中。周室中兴由任使,颂声今可继周崧。

绿波春水暮云低,打桨重来路未迷。几树垂杨临断岸,啼莺飞在板桥西。

招提二马一马病,腕折蹄长气犹劲。伏枥虽虚千里心,脱鞿翻适长林性。

人言此马初买时,射堂陈孔蹀躞驰。双瞳夹镜耳批竹,青丝为络黄金羁。

孟门坂峻羊肠滑,骏足豗隤一朝蹶。昔夸金埒云满身,今同洮水冰伤骨。

负盐驾鼓力不任,豢养却依支道林。天晴放饮井泉白,春晚卧嘶园草深。

君不见长安城中千万骑,飞尘蹴天光照地。长鞭短策无不施,齿老旋随敝帷弃。

又不见将军铁驷来渥洼,东行沧海西流沙。苜蓿虽衔不遑食,功成鹊印归虎牙。

何如此马辞骖服,纵病还同塞翁福。身闲早得华山归,害去讵劳襄野牧。

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斫樗散全。无用之用世罕识,达哉庄叟何其贤!

姑苏城畔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
冠盖寂寥尘满室,不知箫鼓乐何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