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出自
明代
· 程登吉
的《
幼学琼林
·
人事
》
解释:能认清楚形势的才是好汉,对于事情将要发生之前的兆头要有所察觉,不然就算不上明智。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此书亦叫《成语考》,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邱浚)。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猜你喜欢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
江汉
》
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 《
芜城赋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
夜坐吟
》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 《
得胜乐·夏
》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 《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 《
拂舞词 / 公无渡河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 《
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
燕诗示刘叟
》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
题太公钓渭图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
竹里馆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
悯农二首
》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
马上作
》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 《
秋日田家杂咏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
忆梅
》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
金刚经
·
-正信希有
》
直道事人,虚衷御物。
—— 《
格言联璧
·
-接物类
》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 《
格言联璧
·
-学问类
》
微信小程序
古典文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热门作者
李白
杜甫
辛弃疾
陆游
欧阳修
孟浩然
于谦
李商隐
王守仁
罗隐
温庭筠
岑参
曾巩
秦观
龚自珍
元稹
庾信
贾岛
屈大均
王世贞
杨慎
刘克庄
曹操
唐寅
纪昀
柳宗元
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
韩愈
刘禹锡
王安石
杨万里
朱熹
黄庭坚
陈师道
梅尧臣
苏辙
皮日休
叶茵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