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出自
宋代
· 沈括
的《
梦溪笔谈
·
故事一
》
解释:唯独用雌黄一涂就抹掉了,过了很长时间仍不会脱落。古人称校勘书籍为铅黄,大概使用这种方法已有很长时间了。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猜你喜欢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 《
除夜太原寒甚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
偶成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
乐游原 / 登乐游原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
登幽州台歌
》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 《
华下对菊
》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
送王郎
》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 《
三闾祠
》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 《
秋晚登城北门
》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 《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
马诗二十三首
》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 《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 《
镜花缘
·
-第十二回
》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 《
格言联璧
·
-持躬类
》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 《
三国演义
·
-第一百零三回
》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
—— 《
太平御览
·
礼仪部-卷二十四
》
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 《
墨子
·
-02章 修身
》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
—— 《
百战奇略
·
第五卷-轻战
》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 《
韩非子
·
-说难
》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
—— 《
荀子
·
-正论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 《
小窗幽记
·
-集醒篇
》
微信小程序
古典文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热门作者
李白
杜甫
辛弃疾
陆游
欧阳修
孟浩然
于谦
李商隐
王守仁
罗隐
温庭筠
岑参
曾巩
秦观
龚自珍
元稹
庾信
贾岛
屈大均
王世贞
杨慎
刘克庄
曹操
唐寅
纪昀
柳宗元
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
韩愈
刘禹锡
王安石
杨万里
朱熹
黄庭坚
陈师道
梅尧臣
苏辙
皮日休
叶茵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