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是说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老”字作“尽”,两字义近,但“老”字比“尽”字更能传神。
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
本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
欧阳修于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丰乐亭游春》这组诗。本首是其第三首。
念昔与君游,相过江水傍。翩翩俱少年,满镜青丝长。
别来二十载,四海一战场。物色到朋旧,十客八九亡。
今年好时节,匹马不犯疆。将军锁金甲,万玉朝明堂。
长安人海中,衮衮逢此郎。惊视久乃识,两帽俱垂霜。
抚事念晼晚,含凄各酸伤。便当呼醽醁,暖热浇中肠。
我笑谓君言,语离且勿忙。人生如水凫,相值不可常。
况此秋物佳,草木交青黄。与君着只屐,尚可相扶将。
愿言迟明发,历井升南冈。
赓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共喜鲸波伏,难忘棠荫嘉。
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击壤聊同调,殊恩分外加。
乌归山日落,石壁开返照。馀霞赤城标,复映临海峤。
披襟坐春台,幽怀发孤啸。
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
山中风俗何恬邑,竹篱茆舍临平田。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
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慇勤问乡里。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
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
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
初来夹岸皆桃花,再来赤壁横苍霞。千峰万壑不可辨,欲从何处寻人家。
我闻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山人心事閒于鸥,孰谓高风可强致。
使君莫厌城市喧,浇醨朴醇各有根。机心不动争心息,武陵处处皆桃源。
子陵徇高尚,超然独长往。钓石宛如新,故态依可想。
叶落知秋,动弦别曲。定光拈手,智者点头。承当于文彩未彰前,相照向是非得失外。
不涉廉纤,如何通信。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