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崈(1135-1208) 南宋将领。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去家才五旬,恍若度一岁。岂不道路艰,周流东海㵝。
故人喜我返,来问海何如。所经何城邑,相去几里馀。
我言始戒涂,尚在越西鄙。随波到句章,满目但积水。
人云古翁洲,遥隔水中央。一夜三百里,猛风吹倒樯。
初从蛟门入,极是险与恶。白浪高于山,神龙䀜以跃。
似雪复非雪,倚樯欲上看。舟子禁不可,使入舟中蟠。
寻常重性命,今特类儿戏。信哉昌黎言,有海无天地。
掀掀终达岸,盐卤间黄芦。人烟寄岛屿,官府犹村墟。
水族纷异嗜,鱼蟹及螊?。我宁不忍餐,抹藓相吐沫。
荒尘栖予发,旭日照我身。似闻六国港,东压扶桑津。
或称列仙居,去此亦不远。蟠木秋更花,蓬莱辟真馆。
我非不愿往,此险何可当。天吴布牙爪,出没黑水洋。
于奇岂易得,似足直一死。方去徒自惊,既归亦云喜。
珍重故人言,勿以险为奇。兹行已侥倖,慎勿疾平夷。
虽然此异乡,固是难久客。圣出风且恬,时清海如席。
我犹爱其然,恨不少淹留。尔毋为我惧,遭此千丈虬。
试看尘世间,甚彼大瀛海。衣裳日沉溺,篙橹相奔溃。
奔溃孰能救,沉溺将奈何。口呿舌不下,聊为故人歌。
北极长虹掣,西垣太白高。千年知运圮,四海共兵鏖。
雾黑龙蛇斗,山昏虎豹嘷。石伤填海羽,波动负山鳌。
遗介潜寒渚,惊鼯走夜牢。江山留惨黯,天地入焄蒿。
众折思枝柱,初寒俟茧缫。明良逢庆会,乡曲得名豪。
梁栋因人出,艅艎为世操。安流欣鼓枻,奔浪独能篙。
日出戈挥景,江翻弩射涛。风声连澒洞,裁鉴悉纤毫。
桃李勤封植,茅菅日薙薅。猎场游麂鹿,鱼渚动鳅鱽。
井邑生春色,禾麻饫土膏。民歌乌绕屋,士喜马腾槽。
朔塞閒刁斗,天山拥节旄。岱嵩何落落,江汉自滔滔。
大宝珠仍璧,长城雉与壕。崇牙分棨戟,大壤属鞬櫜。
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韬。夹山群战骑,黑水泳轻舠。
落日观鱼浦,秋风射雉皋。化行家置塾,役简里停鼛。
歌奏投壶室,文閒治狱曹。西庵谈性理,东阁会奇髦。
森爽开璜琥,纵横列雁羔。礼容新泮宇,物性遂庄濠。
牧唱闻朝起,樵音听暮号。孤婴收坎阱,流滞起蓬蒿。
屡下陈蕃榻,谁空北海醪。却军敦礼乐,曹馆富风骚。
客望龙门聚,雏从凤穴翱。世知三窟隘,人可二天逃。
雨露承恩命,山河袭世劳。功名高卫霍,辅弼慕伊咎。
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鬓毛。雅申张仲德,颂入鲁侯昭。
有客伤沦落,无阶写郁陶。太行云羃羃,代北雨骚骚。
去国心将折,怀人首独搔。身如伏枥骥,情似失林猱。
涸辙将安往,穷途况所遭。幸今逢匠石,直欲啖醨糟。
忖己诚无有,登门亦已叨。沐薰良备至,感激欲号咷。
已客冯驩舍,犹伤范叔袍。锷须开匣剑,割欲试铅刀。
杞梓容山木,包羞荐沼芼。每思休困顿,佳荫有兰䔌。
长风沙,酒旗斜。风沙有情留郎住,劝郎莫向前江去。
前江去,转风波。牛渚圻边须过得,皇前荡里奈郎何。
郎船但系门前柳,唱曲好歌劝郎酒。与郎不是平生亲,怜郎却愿郎长久。
郎今必去当何为,教郎解有思人时。
床头数卷书,足以乐樵渔。众谓衣冠传,自同岩谷居。
潜心富仁智,育德审盈虚。刺史如相访,渊明有旧庐。
十年晨夕相招呼,五年相望天一隅。离情欲写不可写,往往匝月一字无。
君诗数寄未属和,闻敌而退惭非夫。不虞君将涉我地,旗帜欲竖无人扶。
急修壁垒待强敌,挑战岂敢捋虎须。去年病中君访我,观潮后时自笑迂。
吾侪谋事百未遂,敢云磨蝎如韩苏。惟余狂熊老不改,嫫母自诧倾城妹。
当时同好各星散,握手犹得君与吾。与君准备十日饮,我梦已落鸳鸯湖。
吁咄哉,荆卿剑术既不成,虽有宝剑徒空名。千年黯黯闭秋水,双匣渺渺埋龙精。
狐狸夜鸣风雨恶,蛟螭昼舞波涛惊。我持此剑若明月,众星朗朗随其行。
又持此剑若白日,群妖退走欃枪平。欃枪平,众星没,送君赠君君莫惑。
古来遇合自有时,神物出处当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