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石窦泠泠注竹谿,谿光浮动软琉璃。
幽人爱玩不忍去,觅句坐惊红日西。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行年八十病余身,梅坞留连率见真。
花到诗家方吐气,酒无菜饤不成春。
世情风雨诗妇路,古道山林有主人。
珍重此时相得处,弟兄门外是浮尘。
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
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飞梁蹑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如今不合江南住,江南处处多烟雨。烟雨晚霏霏,冶游人未归。

犀株防胆怯,玉箸揉蓝浥。愁似暗潮生,自生还自平。

冰柱垂檐雪满山,今年寒食不胜寒。
何门可曳长裾语,高卧从教刺墨漫。

疏帘掩映物华鲜,睡起西窗思黯然。落日断云收宿雨,暖风纤草涨新烟。

寂寥乐事烧灯后,懒慢情怀拄杖前。幽兴不缘愁病减,时时觅纸写新篇。

才子先朝侍从年,东山一卧主恩偏。弹冠便借风云起,补衮新看日月悬。

疏动龙鳞成五色,名联骑省映群贤。当时谏猎还谁在,闻道长杨赋已传。

钿阁月初斜。霓裳閒旧家。病西风、还护屏纱。消受伶俜寒蝶意,香不到,鬓边鸦。

衰帽侧霜华。尊前百感加。卷帘人、同是天涯。教理秋妆临镜看,人毕竟,淡于花。

远岫数堆苍玉髻。平湖千顷碧琉璃。笙歌催我上船时。
载月有如浮玉鉴,采莲还复拥燕脂。更于何处觅瑶池。

渺渺春江碧若空,一丝斜袅钓坛风。富春莫拟幽栖稳,已在君王物色中。

公子不来春草绿,故宫禾黍亦离离。沸原尚有千年井,古篆犹存十字碑。

去国一身轻似叶,归田两鬓细如丝。李家兄弟一朝暮,羞见延陵季子祠。

衡茅栖隐处,恰是辟疆园。日涉堪成趣,时来可避喧。

西陇情偏剧,东山道自尊。羲皇高卧稳,何必问桃源。

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

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湖风渡彭蠡,山月宿吴城。

湖船望不极,雁塔翠微中。三十曾游地,浮沉一醉翁。

火云飞雨淡,晴岫夕阳红。几变姓名客,将无范蠡同。

游子追险绝,造物秘灵境。始下九仙麓,槛出书库顶。

诘曲席牛涔,溪回觉道永。稍出石门隘,已怖风色猛。

湍瀑会群壑,硖角刷诸岭。北汇二龙潭,上者为天井。

束练百丈悬,扶云双塔迥。势挟河汉落,气浸毛发冷。

环峰作藻干,圆亭绝繘绠。俯崖窥半壁,阴鉴洞内景。

相传是海眼,地底通溟涬。有时沃骄阳,霖雨应祷请。

沈牲终不受,澹瀩涵宁静。适来惊渊潜,殷雷晨一警。

岂谓感鬼神,兹游固多幸。西晖余照曜,延伫惜俄顷。

烟雨满重城,晓策西南辔。寂寞凤凰台,凄清瓦官寺。

竹色净禅房,葳蕤锁深翠。几树杏花红,馀英布初地。

高阁既虚明,层轩亦幽邃。老僧逢白头,共话前朝事。

刻画何年碑,上有升元字。午梵闻山钟,清贡修香糒。

一到空尘缘,再到空妄累。嘈嘈濯龙门,喧喧动车骑。

何似此中游,独往有深致。

圣主龙飞九五天,只从尧舜接真传。豁开日月云俱静,运转风雷化自宣。

司马携僮归政府,紫阳抱道侍经筵。使轺未度东津水,已震西南万里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