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一 即事

申江官舍,看桃花开后、柳丝如织。伯始风流才启宴,此夜刚逢寒食。

烛下新妆,榴裙百褶,翻尽深红色。那堪小妓,病来歌舞无力。

听莲漏将残,玉觞娇泻去,唇脂俱湿。夜雨初过花毯上,尚见翠钿狼藉。

明日清明,来朝上巳,到处春堪惜。勾栏未散,慢言今夕何夕。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禁林成宿忝,愚谷负深归。
未识前途远,容知昨日非。
巧劳真物役,静胜乃天机。
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
鼎湖龙驭去无踪,三遣行人意则同。
凶礼强更为吉礼,夷风终未变华风。
设令耳与笙镛末,只愿身糜鼎镬中。
已办淹留期得请,不辞筑馆汴江东。
病嗟酒户年年减,老觉尘机渐渐深。
饮罢醒馀更惆怅,不如闲事不经心。

客里伤为别,相望岁一周。冕旒存异顾,丘壑老英游。

忧国心长折,惊人语太遒。年来有公事,合眼注春秋。

参横月落闻街鼓。指杨柳、天边路。冷澹梨花啼玉箸。

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

吹箫台冷秦云暮。玉勒嘶风弄娇步。四雁峰前凭尺素。

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鸿胪翁本瀛洲客,朝朝谒帝飞双舄。方朔由来侍汉廷,子真还自栖仙宅。

翁家甲第郡郊东,高门容车人紫空。炊烟不散千门绕,贵秩何多万石同。

更有三雏搏六翼,大宋小宋尤难得。小未已作玉堂人,大者行登金马藉。

玉堂清切俨神仙,章服从来蔚且妍。承封自感君恩重,乞典悬知子道全。

闻翁始生在京邸,司马方居青琐地。只今回首六十年,承封复在燕京里。

此生此宦此承封,初夏初过初度逢。都门送别羡疏广,名山访道随葛洪。

凤子麟孙天所授,恩波荡荡偏垂后。他年玉带束绯袍,还挂翁身为翁寿。

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蛮风万古吹不化,中有元气常氤氲。

造化之手信幻极,四海不作雷同文。兹岩岂复涉世想,云将授削天磨斤。

成时莫自赞其妙,俗间巧颂徒云云。经巢居士鸾鹤群,一丝不净落世氛。

纡行五日为看此,所见乃过前所闻。十里泉声接幽壑,苍苍万木烟缤纷。

买宅径思傍云住,下视扰攘同飞蛟。犵童獠妇不雕琢,岁时鸡豆情殷殷。

那能龌龊走尘状,过而识悔神当欣。儿女催人待粗了,挥手一谢云中君。

携琴两载泊京华,馈鲤无人雁不过。客路重阳归未得,吾庐三径近如何。

白云日望关心久,明月天涯归梦多。寄语此山堂下鹤,一竿分合老渔蓑。

一诺与金重,一笑对河清。风花不遇真赏,终古未全平。前日青春归去,今日尊前笑语,春意满西城。花鸟喜相对,宾主眼俱明。平生事,千古意,两忘情。我醉眠卿且去,扶我有门生。窗下烟江白鸟,窗外浮云苍狗,未肯便寒盟。从此洛阳社,休厌小车行。

残雪楼台试晚晴。锁香帘幕酿微酲。浅寒灯市有人行。

别院金刀裁白苎,谁家银烛度瑶筝。早春天气已关情。

玉露沾翠叶。
金凤鸣素枝。
罢游平乐苑。
泛鹢昆明池。
旌旗散容裔。
箫管吹参差。
日晚厌遵渚。
采菱赠清漪。
百年如流水。
寸心宁共知。

紫箫吹月梨花老,碧云冉冉迷芳草。药栏茧栗怯春寒,翠帐流苏护莺晓。

丽人一去音尘杳,泪洒红绡怨青鸟。新蒲细柳自年年,曲江流恨波声小。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宫殿连云起,城楼入汉低。
寒鸦如望幸,朝夕自悲啼。

泚笔沈吟落叶秋,故人无复见南州。半毡分后心如醉,双剑看来泪自流。

翰苑有章青史重,定山无主白云愁。试披旧槁寒灯下,一道祥光射斗牛。

留客黄鹂亦有情,金衣劝酒太憨生。淡红香白去成阵,日暮雨漂花入城。

乱山深处过中秋,只有风湍拍石头。赖是今宵无月色,若令月出转添愁。

大海萍踪一叶浮,闽南鸿迹纪句留。偶携谢客登山屐,间上生公说法楼。

树色拥窗云住宿,溪声聒耳水环流。暮钟微动苍烟合,指点猫峰夕照收。

閒愁不逐酒杯空,赢得衰颜暂借红。花事尚如三月好,灯光又与一年终。

海山兜率商归处,香案觚棱忆梦中。为问青春谁是伴,片帆吾已约春风。

疏树无声雀不哗,深深云叶暗含花。气沈野水画先瘦,暝入寒村烟半遮。

结束槿墉除废蔓,安排茗具点新芽。有人纸帐清宵卧,误唤溶溶梦里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