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送辉侄归宣城 其一

家住珠林楚水滨,林端岁岁凤毛新。草堂数世今无恙,但保诗书启后人。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铸时天匠待英豪,紫焰寒星匣倍牢。三尺何年拂尘土,
四溟今日绝波涛。雄应垓下收蛇阵,滞想溪头伴豹韬。
惜是真龙懒抛掷,夜来冲斗气何高。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惜惜惜。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拟聘云英药杵回。思量一日万徘徊。毕竟尘中容不得。

难说。风前挥泪谢鸾媒。

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鹤怎笼来。须信银屏金屋里。

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杨柳燕差差,邻家换火时。
春寒添客思,夜雨减花枝。
涉世悠悠梦,怀人的的思。
出游无旧侣,空馆独题诗。

愁早无端到小斋,问愁谁送与谁媒。残年原未将愁去,不是新年别带来。

山行尽一月,踰山历万乡。入山又出山,宛在山中央。

山图所未及,山经或未详。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

冬山深如睡,春山远更芳。不尽山四时,山情那可量。

江山自严厉,溪山转幽凉。神山未获见,海山意中荒。

我闻山异德,始知山各疆。朝陟东山巘,山日飞混茫。

午憩南山侧,山风扑面飏。晚出西山岫,山云尽可囊。

夜倚北山麓,山雨欲浮床。山岚时结瘴,山露乍凝霜。

何木不山落,何草不山黄。落木悲山末,黄草敝山旁。

山木犹有枝,山草孰堪纕。此尽山糟粕,岂见山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山樵恣斤斧,山牧自徜徉。

欲穷山变化,久为山低昂。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离离残雪点荒丛,更著幽禽惨淡中。笑杀画帘双燕子,秋千红索海棠风。

梓桐花幕碧云浮,天许文星寄上头。武略剑峰环相府,
诗情锦浪浴仙洲。丁香风里飞笺草,邛竹烟中动酒钩。
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敦槃十二会葵邱,酒社诗盟接胜游。最忆鹿江灯节宴,夜深丝竹醉高楼。

风雨晦时夜,鸡鸣有常声。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

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若人束世利,浮沈无定情。

俯仰效?槔,低昂甚权衡。反出木鸟下,徒为万物灵。

涔阳极目云气昏,冲风扬波鼍窟翻。湘妃抱琴望虞舜,日暮江竹多啼痕。

木兰为舟不可渡,谁幻层渊作平路。天横夜静牛渚长,海市朝晴蜃楼吐。

祖孙移山山可移,昔人不信今见之。千年犹有召伯埭,白面聚敛嗟何为。

轻寒腰带减,窗竹渐离披。未得高眠早,常愁退食迟。

青山秋后梦,黄叶雨中诗。酒熟东篱下,君闲可预期。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共识生前吟好句,千秋知己有谁何。无非《秋水》《蒹葭》意,尽是《春江花月》歌。

半载病痾吟咏少,三年夫妇唱酬多。小窗录罢频惆怅,暮雨潇潇助泪波。

挑灯看彻后村诗,忽尔惮惮百所思。
不待人言已知错,要知分定盍如斯。
但求甘旨安无事,浪说荣华自有时。
倒指新篘当已熟,且煨闽芋一中之。
寂寞相思处,雕梁落燕泥。(春闺曲,见《吟窗杂录》)

前身应是此花身,到处先逢送酒人。开向霜天还倔强,移来月地倍精神。

英餐楚泽情非俗,秀撷陶篱句始真。三径莫嫌颜色淡,胸怀原不染纤尘。

自谪昌黎到海滨,振经消息岳河新。村希青草休烧火,山咸黄茅不避人。

坤辟民生无夭折,风还海俗有精神。如今邹鲁中原地,不是当时五岭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