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残灯和杨孟载

凝寒结重晕,逼曙零孤朵。
膏空逐漏水,焰在同炉火。
恋影未成眠,更就余光坐。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秣陵城门夜不开,城头椎鼓鸣春雷。绯衣擎火燎民屋,万井一炬飞红埃。

道傍横尸人不识,血流但见秦淮赤。府中官吏一百人,尽取姓名书罪籍。

元戎被执不得归,贼坐黄堂纵呵斥。明朝传檄下九州,九州牧伯不敢收。

可笑官军櫜羽箭,环视走卒撄城楼。将军楼船下巫峡,胆落双旌俱卷甲。

日枭五十三头颅,一战何曾短兵接。今年新起故将军,灞陵醉尉勿浪嗔。

文致太平武定乱,非渠谁复清风尘。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秋后见飞千里雁,
月中闻捣万家衣。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鹄矶。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
二章二韵十二句)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唐画名工品格殊,搜求争进入皇居。金题玉躞分伦类,区别媸妍细字书。

华胥槐国梦中名,钟鼎山林孰重轻。争似东皋新雨足,短秧微月听蛙声。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荔衫轻,莲屟小。妆束出新造。众里关心,瞥眼送潜笑。

珊珊吹下天风,梅边萼绿,知仙骨、几生修到。

问青鸟。敢因小劫思凡,谪梦软红老。天半云和,寒碧叶鸾啸。

飞来掌上蝉娟,前身姊妹,合有个、杜兰香小。

辟门通绿野,拓境亘青岑。宛转繁花径,参差嘉树林。

曲房容宴息,高阁快登临。杖履生平阔,兹园独赏心。

竿木逢场处,何人肯自还。秖应韩吏部,能道不如闲。

落日半楼明,琳宫事事清。山横万古色,鹤带九皋声。
易作神仙侣,难忘父子情。道人应识我,未肯说长生。

山川佳气郁葱开,景入灵辰上翠嵬。览胜却从杨子去,招邀又见邓侯催。

尊开竹叶烟凝剑,风送梅花雪满杯。回首隐玄高士集,阳春赢得袖中回。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
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
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
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两度清明不在家,今朝寒食兴偏赊。东堂旧种双桃树,昨日风前齐作花。

李杜与苏黄,名震天壤内。惟苏官较高,亦屡遭迁劾。

今读四家文,俨与经史配。穷困备一身,华声及千载。

君生古人后,心在古人队。昨从海外来,揖我申謦欬。

异域定石交,同姓结深爱。捉笔书生平,字字见肝肺。

挚性俱缠绵,豪情各慷慨。屡临天补楼,把酒终日对。

妙誉溢坛坫,英词耀槃敦。辇下诸耆宿,咸喜识风裁。

分手何匆匆,一聚便难再。天疆实限之,积怀渐成痗。

梦魂飞傍君,河山不能碍。连岁遗我书,吟身知健在。

远物纷见投,如获珠百琲。嗟我少壮时,志尝慕鼎鼐。

谓宜蹑青云,树立追前辈。即今年四十,竟与初心背。

辛苦博一官,未敢傲丞倅。风尘厌奔走,奇穷久益耐。

还蜀无稳期,室人定交谇。琐琐陈旅状,君应悉梗概。

闻君入幕府,仗剑历边塞。徐卿雅重君,青眼优盼睐。

君抱惊世才,畏进而嗜退。蓄念在名山,学道迹宜晦。

所愿勤著书,光洁绝疵颣。吾侪犯世忌,无日无尤悔。

百为难一成,此事未可废。勖君兼自勖,藉作韦弦佩。

勿忘畴昔盟,埙篪鸣异代。夜就短镫檠,苦吟酒频酹。

迸泪缄寄君,东向发长慨。

辟暑谁堪适,壶冰若可餐。
一闻高士论,六月使人寒。
云起峰阴直,亭孤日气残。
晚来山更好,不碍隔篱看。
十里莺花处处娇,南新桥过北新桥。
船来船去东风里,何处佳人弄玉萧。

藕断鹭鸶飞。

楚续光辉存简策,汉碑突兀锁期思。风云会合当年事,箫鼓喧阗此日祠。

弱嗣负薪廉节著,怪蛇膏剑德名垂。庙封又见标遗爱,子产英灵想已知。

淮阴聊览胜,长剑倚寒汀。漂母祠何在,王孙草自青。

假齐空有恨,灭楚可谁铭。一种萧条色,秋风泗上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