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拍填词,拈箫谱字,白日销磨无绪。春梦断、拈天香草,试怅望、美人何处。
中馀酲、才要醒时,却又被艳想、迷漫遮住。早燕子匆忙,杨花零乱,好煞年光将去。
料理相逢今又误。问除却相思,怎生言语。笺闲恨、丝烦絮乱,制密意、绿愁红妒。
甚天工、作就慵时,有万种忪惺,十分凝伫。便拚不怀人,从今决绝,如此情悰消否。
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
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
杏红似为桃红妒,柳绿浑将水绿争。去日背人来日逼,新愁特地旧愁并。
雪色留寒风弄和,新阳浅浅故阴多。池冰渐尽泉初洁,径草犹微菊未莎。
归雁声音矜久客,晴云意态似妖娥。杖藜穷巷贫非惫,隐几衡门啸也歌。
身外閒愁从拨弃,眼前诗景得遮罗。亦知白发非春事,老伴相寻奈我何。
云南梅花不值钱,成林乃在紫云庵。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城,鹊不及报呼之三。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宦海参商各远游,相逢此日共登楼。萸囊菊酒酬佳节,鸿雁丹枫报晚秋。
天上白榆占象纬,朝端青琐重名流。凭高徙倚联飞盖,不数龙山落帽俦。
仙翁道未成,栖神在岩石。酌彼山下泉,穷年炼金液。
洞阴春始绿,苔甃秋涵碧。缅慕不可期,凭栏望凫舄。
箬水可栖迟,秋高月满帷。谈经服子慎,好客郑当时。
我亦曾相过,心常系所思。若论羲与献,那得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