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秋气迎节至,凉雨乘高风。车马散北阙,冠盖会南宫。
从吏殆成隐,玩岁复将穷。簿书幸无他,谈笑偶多同。
郎选冠一时,史才映群公。著书骇深妙,闻道惴颛蒙。
但愿窃馀论,常此樽不空。寄迹三署老,不惭颜与冯。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箓行持。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空却有家累,生将无住心。挥金随地没,卓锡得泉深。
因报多相信,人天杳亦寻。白云堪补衲,栖老白云岑。
波流旋不定,神物昔飞腾。遗迹寻荒寺,禅心證野僧。
藏形辞玉匣,馀气露圭棱。明月空潭夜,寒光彻底澄。
旋葺幽居卜筑堂,归栖不负乞闲章。饮遭田父那辞醉,雨觅渔师未觉忙。
汲汲功名徒竞逐,悠悠身世已兼忘。此心真可安江海,免使庄生笑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