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以前在蜀国时曾听过杜鹃凄恻的鸣啼,没想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杜鹃盛开。
杜鹃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心中思念故乡
注释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鉴赏

  此诗感物起兴。前二句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视听并置,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后二句分别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顿,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故乡之念。全诗通篇对仗,结构上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尤其是后二句,“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近体诗中是禁忌的,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两句是写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两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阅见一生事,
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
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对着青衫下帝宸,十年不与并为仁。怜君卧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轮。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诸远寄底惊人。书来更数无多语,剩欲招携白水滨。

谏书平日皁囊中,朝路争看一马骢。
汉节饱曾冲海雾,楚帆聊复借湖风。
皇华命使饱为重,直道酬君远亦同。
投老承明无补助,得为湘守即随公。
平塍雨足蟹鱼肥,远水涵空鹳鹤飞。
相对不知身是客,两家儿女彩成围。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
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轻澜还故浔,坠轸无遗音。
好在池边竹,犹存虚直心。
往复二十年,每见唯清吟。
觉性既自如,世味随浮沈。
琅琅白云姿,怅望空山岑。
岂不悟至理,悲来难可任。

岂有多方书五车,尔来留意就丹砂。谁将饱食仓中鼠,换取红莲火里花。

三顾祇能矜彼善,万钟多不悟堪嗟。蟠桃结实何难俟,况值安期枣似瓜。

繁暑不可度,病余少见招。
投邻借轩卧,信手得书饶。
寿我药双笈,惊人诗一瓢。
醒心凭雪鹭,只恐日薰销。
淡烟疏雨新秋。不禁愁。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人不住。花无语。水空流。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
朣胧引光辉,晻暧映容质。
清露依檐垂,蛸丝当户密。
褰开谁共临,掩晦得如失。

松竹浣花里,桑麻杜曲田。苍茫辞蜀地,辛苦见秦天。

死去谁怜汝,生还事偶然。但甘终垄亩,待聘岂前贤。

身既事十主,女亦妃九龙。

白布缠头两辫斜,布回风俗妇持家。密藏马乳旋成酒,细醮牛酥待点茶。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吐。□□□、雄蜂雌蝶空相遇。岁年孰与。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黄昏暮。半点酸辛谁诉。寿阳眉恨妖妩。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私自语。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启明未举。听画角吹残,马头摇梦,人已山阳路。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

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故园归梦,等闲吹堕南国。

况是耐久交情,经年方幸,接从容辞色。告别匆匆聊共醉,惜此分阴如璧。

锦瑟华堂,明朝回望,暮霭迷空隙。相思何处,风林月挂纤魄。

舟发鄱阳快稳流,一程行色淡于秋。叮咛莫漫标文旆,恐为江湖消浪游。

榆翟承恩日,螽斯衍庆年。岂期哀博望,仍复别甘泉。

避辇风犹在,当熊事已前。独令青史上,重续仲仁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