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黑海惊涛大小洋,草鸡亲手辟洪荒。一重苦雾一重瘴,人在腥风蜑雨乡。
何处斸蒲去,俯首饮醇醪。长安十度重午,令节又相遭。
不是今朝弧矢,不是今朝鱼腹,歌哭总无聊。云气挟雷鼓,疑听广陵涛。
忆当日,观竞渡,趁江潮。天风正怒,彷佛角黍饲馋蛟。
憔悴故园心眼,潦倒女儿景物,未足寄吾豪。和汝惊人句,土缶与云璈。
席前衿佩多如雨,危坐谈经亦良苦。讲堂日晏未朝餐,舌倦唇焦面生土。
小斋退食闻扣门,倒屣起迎咽还吐。知是两贤送诗至,笑却杜康麾陆羽。
钱也骏马气莫当,陈也奔泉势难禦。元祐诗坛不易登,俱欲升堂启其户。
文章由来关政教,道术何曾间今古。每怜陋儒不自量,诋诃前人竟奚补。
浪与唐宋较优劣,有如痴儿侮厥母。苏公风骨真天人,骇视四海手摩抚。
二南洋溢驺虞出,九韶铿锵凤凰舞。列仙得道行御风,汉相闲居老食乳。
神奇变化脱边幅,怒骂嘻嚱皆新语。眼中不复见此翁,云月江山澹难主。
我狂自少喜翰墨,辟若惰农服田亩。叹彼么么星辰出,望公光?日当午。
二公豪健敢扳附,蓄积穰穰富仓庾。大篇属和意有馀,坐觉诗名动城府。
当今圣朝任英俊,雅颂再作声教普。吾衰才薄子勉旃,振起斯文继前武。
昆崙丘,云上头,河西之子牧氂牛。野田蓬莱牛不食,直上昆崙几千尺。
凌絪缊,上昆崙。牛背上,弄碧云。氂牛努角旁无人,与云同入天之门。
天门高高向西极,月华烂烂飞五色。云间夜食明月光,身上斓斌虎文碧。
昆崙郁嵯峨,中高四下流黄河。黄河水流东入海,牧人自唱蓬莱歌。
神刀断截氂牛尾,析木津头献天子。
少许猊床侍释迦,一家眷属见昙花。遥知使节风清候,携得金茎洒异葩。
使君自说未更事,足认使君自老成。年来颇讶当途客,欲将矫拂辅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