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乡遥远难以归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只能独自宿在这空屋中。
秋天还没有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学学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

  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

  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

  “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

  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白居易四十岁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所写。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燕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回溪已失,远嶂犹连。
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峰之外,何处云天。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燕拂人衣絮扑头,红英满地绿阴稠。
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人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谁驱驱柄向东迁,渐喜新年胜故年。
岁纬移躔东井外,狼星斂角左参边。

红药丛生满钓矶,无人珍重自芳菲。倘教全向雕阑种,肯减扬州金带围。

飞泉洒成雨,洗尽尘土胸。欲持青芙蕖,去㴞赤鲩公。

花溪过残雨,隐处青苔纹。松栝逗天影,萧萧鸾鹤群。

以言丘中赏,遗身寄孤云。金梯与神遇,华顶青氤氲。

大隐屏前烟水深,九霄云覆紫芝林。彤墀不作含香梦,丹洞忻传出世心。

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

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

富贵荣华若聚沤,浮生浑似水东流。仁人短命嗟颜氏,君子怀疾叹伯牛。

未得鸣珂游帝阙,何能骑鹤上扬州。几时摆脱闲缰锁,笑傲烟霞永自由。

衮衮诸公立要津,一波才动总精神。满江风浪晚来急,谁似中流砥柱人。

海上干戈初定乱,建安小丑黄华叛。畬豪斩灭如摧薪,官军虏掠无平民。

浦江近县祖家妇,小儿六岁啼思母。乌翔野树心欲飞,花发阶萱泪如雨。

多情最是城头月,夜夜空堂照离苦。惶惶二十八年秋,长溪未断双泪流。

若有神人说消息,汝母落在河南州。河南州府名无数,陈汝许颍在何处。

泣辞严君拜庭下,历遍江淮远寻去。险逾绝岭下大湖,康郎彭蠡大小孤。

题书还家纸痕湿,焚香祷空心力劬。舒州官司船尽拘,挥汗困走赤日途。

棠梨馆中风雨恶,北陕关头虎夜呼。庐州马监人姓胡,重怜客苦借蹇驴。

汝州鲁山亦易到,道中有客还閒无。阿儿念母复念父,五月二十两初度。

寿觞漫对天涯举,母在谁家儿在路。夷陵店主称捷径,少减路程还到颍。

家兄官满梦中归,小弟弃官非为冷。东门上蔡绝晨炊,西平枝官千籴诗。

四旬作客长驱日,半夜怀人独坐时。鸦路山前闻笛处,牛归庄上梧相与。

崔桥得信喜何如,况有神人月圆语。中元唐州别盖乡,母子相逢泪几行。

儿方童稚齿今壮,母过中年发已苍。泪尽喜色始满眼,百拜灯前进寿觥。

人情半月暂留连,奉母却上唐州船。家人日久占乌雀,客舍秋深闻杜鹃。

习家池傍一尊酒,清秋更上船中寿。姮娥不放月照人,涩雨酸风一何久。

江村社鼓乐枌榆,为母就船买鲤鱼。汉川风冷星摇动,病中先有还家梦。

江州饶州又信州,奔湍逆折归始休。登高聊送望乡目,晓日板舆初就陆。

赤脚庄妇夹路迎,白头邻妪牵衣哭。母有孝子归乡关,我有夫儿生不还。

笑貌未改语音是,较比去时差老颜。门闾盛有诗书族,贺辞争拟朱康叔。

千年相去独何人,惟有浩然继其躅。养吾携归无弟妹,寿昌当年无父在。

即如吟咏发性情,绝胜血经求忏悔。朝臣喜闻祖孝子,叙事赠言书满纸。

何不闻之圣明主,为述乱离付青史。我闻皇元之烈祖,应天顺人示神武。

潢池盗弄赤子耳,胡乃官军甘杀掳。阿蒙覆铠斩乡人,小国之吴民安堵。

几度中秋月,皆从客里看。山川照齐鲁,南北聚衣冠。

玉笛乡心远,金樽露气寒。人间此良夜,应共百年欢。

张辞张辞自不会,天下经书在腹内。
身即腾腾处世间,心即逍遥出天外。

红粉真成薄倖灰,花前曾说恨王魁。有谁负尔千金意,自绝朱颜哭不回。

尧舜几千年,其心至今在。

行艺已书丞相笔,姓名还结裕陵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