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
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
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
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
注释
过:一本作“经”。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遗址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
铁马:铁骑,指强大的军队。云雕:指画有虎熊与鹰隼的旗帜。绝尘:指行军速度极快。雕:一本作“骓”。久:一本作“共”。
柳营:细柳营,西汉周亚夫屯兵之地,这里比喻诸葛亮的军营。汉宫:指西汉长安宫殿。营:一本作“宫”。
杀气:战争氛围。关右: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在今陕西省中部地区。晴:一本作“清”。
妖星:古人认为天上若有彗星或流星一类的东西出现,就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卧龙:指诸葛亮。误:一本作“寤”。
中原逐鹿:争夺政权,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逐:一本作“得”,得鹿比喻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因:一本作“由”。
象牙锦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锦:一本作“宝”。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人,曾任蜀汉光禄大夫,在诸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刘禅宠信。公元263年(蜀汉炎兴元年)魏入蜀,劝刘禅降魏,遂被封为阳城亭侯。在晋官至散骑常侍。老:一本作“旧”。

赏析

  此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铁马、云雕、柳营等形象做铺垫,便使人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三、四两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天晴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诸葛亮头上。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无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写景,诗行与诗行之间跳跃、飞动。首联写春,颔联便跳写秋。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仅用几组典型画面,便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温庭筠诗本以侧艳为工,而此篇能以风骨遒劲见长,确是难得。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

  诸葛亮竭智尽忠,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他对刘禅的开导、规劝没有起什么用。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感慨。“不因人”正照应“空误主”。作为辅弼,诸葛亮鞠躬尽瘁,然而时势如此,他实在难以北取中原,统一中国。诗人对此深为叹惋。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言可说,无计可施了。这是诗人从面前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生发开去的。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用在这里,讽刺性很强。诗人暗暗地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对比,读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后主的昏庸和谯周的卑劣了。诗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骂更强烈的效果。

  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此诗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蜀汉名相诸葛亮而作。公元234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当路过五丈原诸葛亮祠庙时,写了这首诗。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笋舆咿哑来,路转此歇脚,
长内挟秋下,深意满万壑。

长虹截天雨初断,孤日翻光上银汉。忽从海底出三山,就中蓬莱正奇观。

黄金涂阙射日光,白玉飞栏入天半。青童舞女各媻姗,手执云幢影凌乱。

想得神清洞府君,应榜春皇侍香案。

群飞白鹤徒尔为,化作苍狗何劳看。神仙出没不久长,碧落天宫岂容玩。

荆王晓梦只须臾,神女乘鸾逐云散。人间幻化无不尔,空复欷歔一长叹。

老人假寐忽举头,但见明星光有烂。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
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
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
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
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
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
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
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
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
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
别离乃频有,仆奴费邀迎。
安仁赋閒居,要自贤西征。
板舆日欢侍,儿女森在庭。
岂比隔山岳,空书问安宁。
薄田右负郭,不归定谁令。
壮士志中原,边尘暗幽并。
拟蹑冒顿居,端谋渭南耕。
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
应知当馈叹,廊庙资扶倾。
忍作寒蝉喑,愿为威凤鸣。
月比于人历世多,才圆又缺几消磨。
只因受用长生药,嗟尔死蛙如月何。

莫见乾藤道是香,莫见白石道是羊。布帘卖酒齐誇好,甜辣须还到口尝。

白日生烟雾,青山隐瀑泉。高名垂广宇,仙迹在遗编。

洞古疑无路,花深别有天。衡门下鸡犬,人去不知年。

林木经霜叶乍飞,百年难得此晴晖。休嫌止酒心全减,不怕登山力尚微。

病后逢僧怜我瘦,秋残入寺觉人稀。天南众壑青如许,却喜前时策杖归。

不饮鹿溪水,弹指俄三秋。鹿溪多诗人,云集十宜楼。

平生与我好,夺帜骚坛游。相思命驾访,岂惮道里悠。

主人今陈遵,爱客投辖留。别情未及叙,满案罗珍羞。

嘉宾联袂至,入座偕应刘。洪生老祭酒,最初交契投。

文笔雄绝岛,万物困雕搜。赠我锦绣篇,高唱不可酬。

席罢复纵谈,煮茗南窗幽。焚香读古书,披图看地球。

方今东西帝,争长挥戈矛。海天风鹤时,雅会宁易求。

诸君舞长剑,余欲歌箜篌。时事日以非,天道与群酋。

东北望绿江,遥遥战云浮。角上斗蛮触,中华一蜗牛。

城火及池鱼,此事可隐忧。六鳌负员峤,久沉弱水流。

窃恐卖卢龙,更有一田畴。谋臣空满朝,未闻借箸筹。

吾侪亦何为?新亭泣楚囚。两国方用兵,算缗及车舟。

入笼鸟虽饥,一饱焉敢谋?但愿昆明灰,莫再飞瀛洲。

亲友长相保,无事到白头。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初昏见秋月,耿耿即西倾。河汉留光景,关山入杳冥。

众星森北向,一鸟浩南征。莫遣微云起,渠能秽太清。

茅店鸡声外,柴车犬吠间。疏星涵积水,残月堕昏山。

好梦人何在,秋风我独还。梨园有名酒,聊此慰间关。

秋高霞彩类蓬瀛,天外凉蟾一晕生。野牧长歌驱犊返,苍苍万里暮江平。

岳阳楼上共凭栏,又向晴川画里看。吟欲撚髭愁韵险,望将穿眼到家难。

乱飘木叶风初动,静答砧声雨乍残。归去相思渺无际,六朝山影逼人寒。

湖水连天,命三老、驾我扁舟如叶。恰好风自南来,蒲帆去何捷。

高浪里、篷窗全启,见缥缈、莫釐相接。宿雾才收,浮云倏变,此景奇绝。

忆今岁、两到姑苏,又初夏、初晴好时节。可惜此行还远,向江淮城阙。

山共水、匆匆过了,竟未曾、肆意登涉。自笑非为浮名,故乡轻别。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

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日暮游西园,逍遥曲池旁。好风有馀善,灵卉敷时芳。

扶疏珍木阴,嘉鸟傍巢翔。奔星流清汉,华月生精光。

朋从协时豫,美酒溢金觞。结欢虽在迩,鸣俦多遐方。

终此金兰契,久要不可忘。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丹山凤泣钩帘听,
沧海龙吟对酒闻。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我家冰清酒星魄,倏忽笔下驱雷风。
万里去家烟瘴里,一行作吏簿书中。
高才不许在廊庙,仙迹且复归瀛蓬。
声容杳杳水天阔,目断波底斜阳红。
春水倚天长,春云入径香。
梨花衔燕子,荇蒂戏鸳鸯。
白苎朝初试,清言世易忘。
冠缨如可濯,一笑过沧浪。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