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有赋

经星不动随天旋,枉被嘲谑千余年。
无情文象岂此较,独嗟陋羽轻相沿。
我尝作诗觗排之,尚有遗恨污陈编。
人於万物为至灵,聪明照彻天地先。
其如形气之所囿,则以学问开蒙颛。
不知谁为乞巧者,乃谓天孙执其权。
天孙能襄不能报,世閒之拙无加焉。
痴儿騃女竞针缕,高楼大第迷管弦。
汉魏以来用一律,无人出语扶其颠。
其间假拙济巧者,又欲托此文奸言。
敢因良会追往事,更发此义声余冤。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你喜欢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
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儒服策羸车,惠然过我庐。叙年惭已长,称从意何疏。
作吏清无比,为文丽有馀。应嗤受恩者,头白读兵书。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山共水。美满一千余里。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
不怕与人忧_。只怕被人调戏。因甚无个阿鹊地。没工夫说里。

何须宴罢始留髡,绛蜡床前款一尊。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高柳与新松,郁郁满前渡。故园春不见,见此故园树。

纵知瀑来处,去处有谁知。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

雪花舂石色,雾气变岩姿。可怪奔驰者,徘徊空自奇。

记得相逢十载前,我时白发子青年。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

忆昔登龙日,从容接胜游。
轩窗临绿野,尊俎俯清流。
尚欲荣花坞,那知负钓舟。
新阡何处是,极目暮云愁。

舴艋轻轻载短蓑,蘋花风急起沧波。凭谁唤取玄真子,更作湘中渔父歌。

宝台耸天外,玉辇步云端。日丽重阳景,风摇季月寒。
梵堂遥集雁,帝乐近翔鸾。愿献延龄酒,长承湛露欢。

欲钻故纸出何缘,大似儿啼业作钱。我已捐书觅三昧,怪君旧著野狐涎。

五月披裘自采薇,故人何处授轻衣。无端惹得薰风动,拂尽黄沙白日晖。

当时养士知何许。总把降幡去。汉家王气塞乾坤。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九尺须眉七十身,眼中遗老更何人?将军竞病诗无敌,弟子丹青笔有神。

谈笑尚能开霹雳,太平不复画麒麟。酒酣拔剑听君语,为感穷途意自亲。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书生只是平时物,
男子争无乱世才。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回。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云雨巫山已渺茫。尚余粉靥费端相。细腰犹想粉衾内,高髻还疑坠枕傍。

桃叶艇,杏花墙。一般微露断人肠。而今青草斜阳里,漫学徐妃半面妆。

晨光发檐隙,雨气入渟澄。
病似怀春女,闲疑结夏僧。
玉壶听鸟劝,髤几隔花凭。
晚节如将浼,须求太乐丞。

一碧了无际,衔樽起浩歌。悲笳闻贼垒,远道阻天戈。

满目鱼游釜,全家雀在罗。秋风吹不已,日暮渺山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