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探梅踏雪几何时。”,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钟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
下片紧承“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几句,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景色没有变,却没有同游之人,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多情山鸟不须啼。”,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会惆怅不已。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六饮将酣豪兴多,仰天长啸奈吾何。片云忽暗楼头月,只欲凌虚一拂摩。
门外长安道,纷纷名利人。谁知方寸许,有地可颐真。
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
四海升平逢令节,百寮休暇荷纶音。画桥游客看行马,玉署閒官笑盍簪。
花满楼台春簇簇,月明灯火夜沉沉。不眠更尽今宵话,共惜流光抵万金。
灯火逢元夜,萍蓬叹索居。感时知我老,得句遣儿书。
酒少愁难破,年衰恨有馀。团团天上月,几见缺如梳。
暖日寒檐,扪虱閒吟,尔物诚微。问何由气孕,潜于犊鼻,无端卵育,生自牛衣。
或附颠毛,类分黑白,垢絮焉知是与非。爬搔极,使清谈顿歇,好梦都稀。
居然生命相依。也膏血、甘分饱尔饥。却臣羸见骨,奚堪若饱,蹠香多肉,可恣而肥。
畏彼偏无,欺予独夥,理讵能平息祸机。高堂下,已具陈汤沐,相吊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