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马公节裴光世别头入试偶成

忆昔丁年力战文,旁吞强敌若无人。
乡书果在诸生上,二子今谁蹑后尘。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新来句法宛如阴,端与衰公伴陆沈。未易偏师壮秦系,刘郎戈甲旧成林。

有渰兴芳序,馀寒惜惨悽。
远山沈向尽,杂树望先迷。
天阔都成暝,云昏本自低。
漂灰禁馀火,浮棗祓残溪。
槛篠风争亚,汀凫夜不栖。
篷声攒钓渚,蓑滴拥烟畦。
积润侵重构,长严压晓鼙。
游人盘马路,独漉逐春泥。
视尧天下一瓢轻,厌听风梢历历声。
颺下不须频顾恋,始母存取隐沦名。
百年兮一炊黍,万幻兮一浮沤。
吾不知兮此身,骑鲸兮醉游。

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释尘累牵,超然与道俱。

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馀。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

匠氏构明堂,百材入斤斧。
傥非豫章栋,冗长亦焉取。
英英范与苏,器识兼文武。
胡为先一州,不用作霖雨。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

貌得湘皋脩竹枝,赠君万里赴滇池。霜台白简澄清暇,时对琅玕念别离。

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

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事好休时便好休,不应人尽觅封侯。
归来已快平生志,况有高人来聚头。

疏影词成去范村,小红低唱不堪闻。明朝驿路相思处,回首梅花是白云。

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鸣蝉又早秋。
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浮。
徒闻后骑宣乘传,不见群公疏请留。
三载布衣门下客,送君垂泪过卢沟。
羁步局重城,流观狭四野。
高高见西山,乡愁冀倾写。
天际望不极,延伫一潇洒。
落叶归故根,山云满楸郤。
无情尚有适,何以慰离者。

花娇柳媚,问东君正是,芳菲时节。帐暖流苏鸡芳晓,睡起悄寒犹怯。

乌鸟情牵,青鸾信杳,追忆当年别。临歧泪滴,衷肠哽咽难说。

望断行云柴门,倚遍凄凉,空对闲风月。屈指归期无限恨,添得愁怀叠叠。

镜影非前,人情异昔,怎禁心摧折。欲诉凭谁,尽在数茎白发。

山居猿狖最多情,啸月旋风伴醉醒。
昨夜灵敏声霜外,元来不比在家听。

左右贤分旧列疆,甘泉递觐拜天章。自从玺绂皇朝授,不是当年犁汗王。

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蛮娘织作亦殊勤,圆木中空槽口分。尺布可堪持北去,但令知有达戈纹。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