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出山几何时,归来便长夏。端居心不怡,散策长林下。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人,?然天一方。
安得远相过,击枻下沅湘。岁�结深契,遗余双鸣珰。
雨后逍遥南涧上,山田漠漠树重重。绿拖烟外无穷水,青插天边不尽峰。
世人每嫌春去速,我今只恨春来迟。清明已过犹飞雪,景奇可异非其时。
千林远望嗟枝瘦,细察方知蕾似豆。待之半月复兼旬,消息沉沉春不透。
九十春期不待人,何年陌上花枝茂。主人招宴烦恼除,谈玄谈艺语如珠。
素障高张钱选画,池塘乐事草虫图。画工巧笔何由现,凭借明灯烘背面。
千年平视难得真,神妙秋毫今始见。翠带波萦水荇柔,红绡翅薄蜻蜓倦。
蚱蜢雄踞臂怒张,汹汹欲向谁挑战。蚊团隐约暮天浮,嗡嗡恍惚声成片。
荷叶虽残绿尚妍,低昂好作水中天。护它蛙伴双双坐,闲话今年并去年。
我自离家千万里,春风往往吹愁起。登楼何处望云山,蓟北潇湘期梦里。
今看此画心意投,花鸟虫鱼各自由。我亦开怀权自适,悠然与作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