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追和柳子厚郊居岁暮韵

残暑夜如炊,晓风吹萧索。
开门望林木,引蔓修篱落。
所欣尘累远,不恨生涯薄。
心事少干云,白头成忆昨。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间琅叶。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绝。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擎钵貌清羸,天寒出寺迟。朱门当大路,风雪立多时。
似月心常净,如麻事不知。行人莫轻诮,古佛尽如斯。
忆昔秦时,中秋日、武夷九曲。烟寂寂、斜阳数尺,寒鸦枯木。三十六峰凝晓翠,一溪流水生秋绿。正满林、桂子散天香,飞金粟。神仙客,金丹熟。玉诏下,云生足。岩头新换骨,尚粘红肉。夜半月华明似昼,玉皇降辇铺淆餗。笑曾孙、回首幔亭前,空松竹。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

面壁在室中,一片少林石。有客立门前,不知雪三尺。

执法廷中汉列卿,三年持钺镇方城。归来好就长杨草,扈从君王大阅兵。

水国无薪木,厨寒妇子饥。可怜大堤上,偷拾败芦归。

山径缘苍渚,松寮掩翠微。断崖犹鹤碣,三诏尚渔矶。

衣楚青荷叶,江明白板扉。临流当洗耳,鸥鹭不惊飞。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归。天地一亭小,功名两鬓稀。

春云鸣社鼓,秋雨暗鱼矶。俯仰全无事,吾心已息机。

昨日旧冢掘,今朝新冢成。冢前两翁仲,送旧还迎新。

旧魂未出新魂入,旧魂还对新魂泣。旧魂丁宁语新魂,好地不用多子孙。

子孙绵绵如不绝,曾孙不掘玄孙掘。我今掘矣良可悲,不知君掘又何时。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

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放浪林泽外,被发师岩穴。髣髴若士姿,梦想游列?。

入山隐隐如闻雷,山鸡角角随人飞。松风洗我市喧耳,松露洒我青萝衣。

平生结习重幽赏,会景会物情依依。谁能歌紫芝?

我当歌《采薇》,招呼云外青鸾归。

暑梦虫虫似醉中,片云挟雨过长空。不知秋色来多少,分数煖凉卜晚风。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
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沉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嗟我吴越人,茕茕客燕都。凡见吴越士,依依不忍疏。

况子重信义,尤与他人殊。宁无情缱绻,执手与踟蹰。

蓟门秋月白,城头夜啼乌。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或从张都护,或属李轻车。道傍别妻子,泣下如迸珠。

自非英雄姿,孰使祸乱除。戎马暗中国,游子将何趋。

并州非故乡,东吴有田庐。子归慰父母,繄我独何如!

万木森秋晃碧宫,灵霞栖断憬晨钟。
道人志矣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

□脾何处泻,高辟水云间。但得景中趣,何辞忙里閒。

□□□□日,落水淡宜山。不尽酣歌意,移舟向月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