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邓公昔叹不可挽,素衣未化京雒埃。
山中相邀阻筇杖,天上对直同金罍。
只今江边春更好,渔蓑不晒悬墙隈。
百年变化谁得料,剑光自出丰城苔。
老儒经济国势定,近臣献纳天颜开。
蜀公亭上别公处,花柳未逐东风摧。
尚容登堂谭落屑,不媿索米肠鸣雷。
因知流落本天命,何必挽引须时来。
九关沉沉虎豹静,无复极目江枫哀。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
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平生端亮履清脩,公退蘧然得少休。栩栩尚忘飞蝶想,黑甜一枕更优游。

雨过园亭绿暗时。樱桃红颗压枝低。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最红深处有黄鹂。
有对易成畛域,无情那有从违。
痴人妄认逆境,平地自生铁围。
白傅病犹牵爱,晃公老未断嗔。
莫问是情是性,但参无我无人。
俗物汨陈大好,家奴倒迕何诛。
泡幻初无典要,光阴况已桑榆。
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客星烂烂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去日尝登太白楼,重临画槛挹寒流。丹山有路通瀛海,黄菊多情傲晚秋。

千里烟波有客思,满江风雨动乡愁。酒酣极目天涯暮,远浦人归一叶舟。

人人欲看寿阳妆,自笑狂夫老更狂。取醉不辞留夜月,踏花归去马蹄香。

鶗鴂一声春已晓。胡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

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

春来悄莫人知道。

泽山同器。一点精华天癸至。七返丹成。远放流霞射玉清。气安神定。涤荡尘烦心月莹。独露禅天。万派波澄一样圆。

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相见不相睽,一留日已西。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
背俗修琴谱,思家话药畦。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

短发如冬霜,一朝白一朝。又如深秋柳,槁叶迎风凋。

白者不再黑,白者不复牢。羲娥疾驰骥,乾坤虚悬瓢。

人生寄其间,泛泛波上藻。百岁一大梦,倏忽已隔宵。

胡不适所适,而乃随滔滔。富贵撇眼电,荣华过耳飙。

木散故得寿,龟灵徒取焦。甘拙自安吉,役智滋劳忉。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锦水无波画鹢开,刘郎年少负多才。袖中诗卷逢人看,江上梅花照客回。

百粤雄藩兼两道,六符深处映三台。乾坤浩浩春如许,自有黄金百尺台。

征车将动,愁不成歌,对颦翠叶。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别后羞看霓裳,更把筝休轧。频数更筹,乍寒孤枕偏怯。
尝为霜髭,弄纤纤、向人轻镊。旧词新句,幽窗时时并阅。药饵衣衾,愁顿放、一番行箧。朝晚归家,又烦春笋重叠。

归棹飘飘岊水涯,途歌犹颂老贤司。璠玙涤去苍蝇点,松柏依然翠黛姿。

饯有群英争载酒,囊无馀赆只留诗。太湖风月宁须买,岁晚心期付钓丝。

我哭汪夫子,悽然涕泪多。此生真偃蹇,力学未蹉跎。

奥衍广陵对,清华宝鼎歌。幽情寄碑碣,小像署维摩。

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

城南之战,风沙漫漫。智者在后愚者前,后者无恙前者颠。

老聃有明戒,无为天下先。君子守其雌,保己终百年。

楼船谁不解时非,历数羞于逆虏归。天地诸臣真激壮,帝王无土失灵威。

诏馀槜李还思陆,史抱南山欲访韦。海日苍苍厓色故,松风吹露洒荷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