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六九o年前后在世)(一作偘)同州冯翊人,乔知之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后天授元年前后在世。与兄知之弟备并以文诃知名。开元初,(公元七一三年)为兖州都督。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好东风。暖融融。花坞山茶照眼红。醉游蜂。
绿烟一带前村柳。春如绣。积雪西山万万重。玉芙蓉。
北杓指玄朔,南景留严冬。中衢返羲驭,淑气扇黄钟。
微阳惧不力,固阴密且重。至尊气时令,端拱象钦恭。
闭关关遏行,旅玉罗勋庸。天乃群物祖,日为众阳宗。
眇兹一线晷,邈彼九渊龙。泰登自此肇,复来岂无从。
圣人谨元始,君子履攸终。
枫生北山上,叶落入西岭。伤此东南风,愁看去来影。
萧条暮天气,凄瑟绝人境。露草黄一坛,土花红半井。
伤禽既相戒,厩马行复警。寥廓天地心,穷秋一深省。
羡君意气自不群,龙种凤毛世所欣。细柳营中开邺架,少年弱冠侪终军。
藜火光分乙夜月,彩笔星飞五色云。君家刚斧利如霜,砍折天葩第一香。
广寒仙子惊初起,相呼姨妹理新妆。娇姨三五弹筝瑟,小妹两两献霞觞。
舞袖双飞落蛱蝶,霓裳一曲奏宫商。玉蟾蜍,玉蟾蜍,仙子辞阙汝知乎。
丰城光腾千丈处,夜伴玉郎读秘书。看看桃浪春暖碧,琴剑奕奕古道侧。
天池此日涌危涛,震动五湖及三泽。应是大鹏上九重,雷闪电光扬飓汐。
秋云雁阵日萧萧,道传公子入皇朝。阳关一饮倾百斗,骊歌酣唱兴初豪。
此去金门射长策,对面君王夺锦袍。谁人种就长安花,十里一色点红纱。
香随轻尘来簇簇,如龙可是五骢骅。柳汁染衣春色阑,状元头上列仙班。
绛衣千官捧胪唱,御香染袖锦襕褊。七宝床前留供奉,八花砖上望君颜。
君不见五陵裘马贵公子,一掷千金壮士起。秋老月满兔儿肥,呼卢走韩日千里。
夜敲檀板酹金浆,响遏流云淩波绮。纱窗日影拂阑干,春昼沉沉逐画舣。
羡君更谁得似君,学海波中翻玉几。我愧不才明主折,欲附鳞翼无可得。
为君试作折桂行,长歌一阕壮行色。
舍舟投草屋,质朴有唐风。禾黍寒原外,牛羊深巷中。
提壶孤市远,更烛几宵同。明逐黄龙去,仙源不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