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
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可惜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注释
今朝:今日。

鉴赏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解缆蓼花湾。好风吹去帆。二十年、重过新滩。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苍苍烟树寒。望星河、低处长安。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客中逢客上夷陵,辗转凄凉睡不成。
无酒送君之远道,有谁吹角向江城。
白发乱生人渐老,青灯相对雨无情。
诘朝共发蕲州路,知到江山更几程。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

花影暮,香已酣。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世岂弃君平,君平自弃世。
生阙希世资,讵符风牧志。
独抱羲皇心,卖卜成都市。
垂帘日翛然,国爵屏其贵。
伊余偶乘会,一麾寄江澨。
讼庭横高霞,质成澹无事。
因之问夫子,宁以章甫异。
廓落非所嗟,沈冥有深契。¤

曲槛留春,华轩敞夏,当年朱邸分赐。香尘随步径,还随处、雕栏堪倚。

小山纤峙。又飞阁流丹,回廊萦翠,重帘低。绿杨垂处,乱花横砌。

最爱。千朵娇红,似绛幡朱节,舞莺飞坠。天风环佩响,更深院沉沉歌吹。

艳情谁寄。正钿匣裁诗,金凫添麝,人微醉。锦屏双影,折枝横髻。

做就圈模,且休盖椽。诸公怎晓余方便。水符不向此中行,因缘已至文登县。

各谨持修,速归锻炼。内容显现亲头面。如今款款渐投玄,恁时得得频相见。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几时奉宴瑶台下,
何日移荣玉砌前。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萧散香山与辋川,功名绿野及平泉。有田种秫供春醉,五柳先生似更贤。

自古英雄。试倒指,谁能廊庙雍容。相君此遇,风虎云龙。

光掩前后诸公。正天开治运,□□力、启沃宸衷。况平生,把诗书礼乐,烂入胸中。

当年侧闻先德,只一语唤起,万室春风。桂树成丛。

棣华联萼,总是旧日阴功。怪昨宵雪霁,烟光薄、生意浮空。

我来为寿,相朝何似,维岳维嵩。

花朝无花也可怜,桃李矜持不作妍。烂听雨声眠白昼,梦乘艇子上青天。

閒居尚庶浮云志,老病难趋卜夜筵。绛帐先生惟寂寞,后堂自理琵琶弦。

送花政自从人乞,名品安能择是非。风雨连朝更工厄,便应红尽绿垂衣。

避纷

露冷霜寒,云低雾黯。洒洒潇潇,凄凄惨惨。眼底繁华,心头有感。名利绝,是非减。爱的是雪月风花,怕的是《官民要览》。

【紫花儿】昨宵酩酊,今日模糊,来日醺酣。带一顶嵌肩幔笠,穿一领麻衫。妆一座栽梅结草庵,谁能摇撼?跳出这蚁穴蜂衙,再不入虎窟龙潭。

【小桃红】刀名剑利大尴尬,唬碎闲人胆!白酒黄鸡捱时暂,就中甘,这般滋味谁曾啖?谐音人即参,通经史亲探,世事要经谙。

【尾】此身有似舟无缆,恣意教旁人笑咱。富贵总由天,清闲尽在俺。

一带莎堤叠石斜,傍峰临水有人家。旧圈屋壁多编竹,新辟山田为种茶。

岸阔轻帆同鸟疾,林深高寺有云遮。扁舟领略汀洲趣,间看晴蜒集藕花。

散尽平生眼中客,暖风晴日闭门居。

病起怯登台,伤春独坐来。
鸟鸣移白昼,花落点苍苔。
尽日重门掩,焚香一卷开。
知无奇字问,不是草《玄》才。
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露叶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那言苦行役,值此远徂征。莫话心中事,相看气不平。

驺衍何堂堂,与人谈九州。彼亦持方柄,圆凿何州投。

诸家顿罗网,探处无人钩。悠悠四千载,此子出一头。

飞蛇腾上屋,铁脚沙中蛑。岂州道羊角,胜于童首虬。

二足既插地,大老施鞭鞧。猖狂亦不贵,庶哉骐骥流。

江河蹈空阔,蓦涧超凡沟。所以龌龊语,孟荀两不收。

真气浩如水,不得同浮沤。墨子矧脱烂,泥土不足抔。

上不为曾参,下亦当黔娄。玆道亦已摈,何须君力摎。

与君不胡越,百岁期同舟。兼旬惜我别,万言致绸缪。

为君覆此著,以当琼琚酬。

篱落当岁暮,春至无人知。
鸾鹤倏尔集,蜂蝶还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见幽姿。
香气谁与达,赖有清风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