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翻着袜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王梵志把袜子翻过来,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人们都说这一举动是错的。

王梵志却说:“宁可让你看着刺眼,也不能让我的脚不舒服。”

注释

翻着袜:意思是“梵志”把袜子翻过来,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而为了表现出禅家宗门的威仪,作为僧人是有一定的规矩的。“翻着袜”以其反常,所以是不合规矩。

乍可:这是唐人常用的话,相当于今人所说的“宁可”。

隐:伤,伤痛。作动词。

赏析

  王梵志的白话诗,大多有感于日常生活琐事,而归结到某种生活真谛,具有禅理式的机趣。

  凡袜皆有正反两面,正面即外层,光滑美观,反面即内层,粗糙难看,人们往往把光滑的一面穿在外面,是为美观,而粗糙的一面紧贴肌肤并不舒服,“梵志”把袜子翻过来,把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可能是出于粗心,但也可能是有意为之,但大凡看到的人都说他穿错了。然而正错都是人所言,“人皆道是错”未必就是错。像梵志这样的人却认为宁可让别人看着不舒服,也不能让自己的肌肤受罪,错误的反是众人。

  世上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图慕虚荣,不顾实际效果,可怕的是,他们竟把这种图慕虚荣的行为视为正确的,作为他们行事的原则。

  这首小诗一如王梵志的其他诗作,语言质朴、自然,宛如平常话,却能以小见大,反映至真的事理,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多见。从中也能看出诗人任其自然的舒放品性。

  禅宗认为“自性本自具足”,主张个性的充分张扬。如《五灯会元》卷八相州天平山从漪禅师的一段公案:“问:‘如何是佛?’师曰:‘不指天地。’问:‘为甚么不指天地?’师曰:‘唯我独尊。’”就是强调个体的意志,主观的情性。也即所谓:“丈夫皆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王梵志这首诗中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尊重自我,不随流俗的精神。

  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黄庭坚对王梵志“翻着袜”的胆识非常赞赏,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三十《书“梵志翻着袜”诗》一文中提到的黄氏所称道的茅容杀鸡饭母,以草具饭客之事,见于《后汉书·郭太传》,这种毁誉由人,特立独行的精神,与“翻着袜”的王梵志,正是相同的。正如文学史所昭示的,黄庭坚及其他江西派诗人,面对唐诗的丰厚遗产,既没有匍伏其下,也没有亦步亦趋,而是积极实践,大胆创新,终于表现出宋诗的独特面目,树立起一块与唐诗一样辉煌的丰碑。这也就是王梵志“翻着袜”法在诗学上的实践。

创作背景

  王梵志生于殷富之家。幼年时,家有奴婢,生活充裕闲适,读过儒家经典和诗书。隋末战乱,家道中衰,仅剩薄田10亩。为家计生活,他农忙种田,农闲外出经商。唐初,繁重赋税和天灾,迫使梵志家产破败,以致穷愁潦倒,被迫做雇工、帮工。他曾做过监铸官,廉洁奉公,以孟尝君自况,但任期未满即被革职。梵志有五男二女,但子女不孝,使他晚年生活无着,成了“身无一物”的“硬穷汉”,甚至衣不蔽体,食不饱腹,被迫沿门乞讨。穷困悲惨的生活迫使他半路出家,50多岁又皈依佛门,信仰佛教,以寻求解脱。但他并非严守佛门戒律修行之僧徒,而是四处募化求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这首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猜你喜欢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题诗藓壁墨花新,俯仰之间迹已陈。
检点不同今老大,受持只是旧清贫。
蓬蔂笠渍班班雨,荷叶衫枯蔌蔌尘。
枉废春锄成底事,重来惭见耦耕人。

临流浅土葬婵娟,残碣重摩胜国年。别有故家乔木感,伤心不独女飞仙。

八饮还惊饮量过,疏狂成癖竟如何。纵然痛饮珍珠酒,为却愁怀愁转多。

险逾新崩滩,陡下射洪碛。鹢首昂然临,闯出峡门窄。

戙楫如翅张,浪头飞拍拍。累石阻当流,鼎峙波臣宅。

埵灶古所称,余烬义难绎。改名戒行船,惩此三珠石。

楚艑与吴艎,赀装多滞役。分运赁小舠,梭织渡沙脊。

或募土滩师,呼之作将伯。迸命放一滮,堕苦飘无迹。

所以阱擭愁,行旅多局蹐。我橐靡孑遗,来此忧转释。

空空下空舲,江神皆辟易。

黄山地主老詹随,此地如今地主谁。诸子欲寻深处去,源头先却老夫知。

短藜水石閒须可,老笔风花醉颇宜。某树某丘真了了,归来明日点新诗。

小雨郊原连苦雾,夕阳楼阁照丹枫。

一壑堪投老,清时似避秦。康衢忘帝力,斗柄识王春。

带卷挥锄急,行歌抱瓮频。衡门终日闭,敢效著书人。

清晨访法界,高阁上毗卢。独鹤巢深树,幽泉泻决渠。

开窗尽丘壑,入寺极虚无。坐爱香灯寂,因怀禅诵徒。

小雨初晴草未乾,残花如霰落檐端。春衣典尽风还起,四月窗前耐薄寒。

梅风竹雨。首夏清无暑。小小齐纨凉不举。一曲鸣弦自谱。

春如水上浮萍。子规犹自叮咛。剩得几分闲意,小窗蕉叶摇青。

读书须读没书书,活水源头趣有馀。莫向口头求强记,要于心上得安居。

养成良贾深藏器,便是清朝大载车。体用一原吾道在,圣贤名教岂传虚。

琴鹤翛然雅化存,口碑舆诵满荒村。去时留得鱼悬屋,一棹清风到鹿门。

救地扶天力不支,犹为落落怪男儿。
泥中龙逝落神骇,波际鲸枯海若悲。
恨入烟云连叹县,魂随霜雪薄燕垂。
可怜傲兀南冠在,吟尽关山恸绝诗。

汀路千山里,山山景可耽。芙蓉开叠障,翡翠隐明岚。

水驿通章贡,人烟接岭南。喜逢贤五马,清政得玄谈。

久客万事慵,好古意未歇。停骖问遗民,枉道寻断碣。

关辅古帝畿,壮观不湮没。千年阿婆陵,百里见城阙。

根连陇坂长,气压秦川阔。麒麟与狮子,左右势驰突。

侍臣罗簪缨,左右列鈇钺。当时竭财力,虑欲锢扃钥。

兴废理难逃,久为狐兔窟。忆昔阴乘阳,四海忧祸烈。

牝鸣殷家索,燕啄汉嗣绝。文皇顺天心,百战启王室。

居然攘神器,肯念黄裳吉。丁宁双陆梦,黯惨虞渊日。

尚赖得忠贤,尚能返故物。欧公信名儒,笔削未免失。

那将周馀分,续于唐日月。区区女娲石,岂补青天缺!

拟作擿瑕编,才疏愧王勃。

迎日起何为,长生资沐浴。霏霏流霞润,饮我初生犊。

协气外蒸濡,奇温中馥郁。子珠抱灵根,灿灿金华簇。

裸国薄何嫌,胎儿洗宜育。咸池甘石经,占此新阳复。

鸡头旋煮莲新拗,簇凤排花鱠更鲜。
清夜故人情客到,小船载酒大船边。

一点两点村火,三声四声渔歌。半生得趣不少,百年好景无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