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禽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温暖的巴江是这样的美丽迷人,我在身旁不惧四季风霜岂怕岚烟瘴雾薰蒸。

即使我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去朝拜蜀帝杜字,又怎么愿意逢着凶猛的苍鹰?

精卫不停地投掷小石,妄想把大海填平,大雁含着尖锐的芦苇也难逃弓箭的伤损。

我正向那知来不知往的乾鹊,为什么不脱身远遁由南向北飞到雕陵?

注释

北禽:北来的飞鸟。

瘴: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朝:朝拜。杜宇:即杜鹃鸟,传说杜宇本是古蜀国的国君,失国而死,化为杜鹃

苍鹰:性凶恶的猛禽,搏杀小鸟为食。此处代指严酷凶恶的人。

填海:指炎帝之女,因游东海淹死,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木一石去填东海之事。后常以“精卫填海”喻人意志坚定不移。

铦(xiān):锋利。矰(zēng):一种用丝绳系住以便于射飞鸟的短箭。

乾鹊:传说中筑巢只取树梢枝而不取堕地桂的鹊。此处意指奋力进取,不甘屈居人下的人。

雕陵:地名。《庄子》载庄周在雕陵一带游赏,曾目睹一异鹊自南方来。

赏析

  《北禽》这一诗题,是动物的拟人化,实际就是自己的身世写照。

  诗的前四句说自己不畏南方之氤氲瘴气而来到东蜀柳幕任职,虽能见知于主人,却无奈困于小人的谗口,备受嫉恨与排斥。诗人觉得自己像衔石填海的精卫鸟和衔芦远飞的孤雁,小石终不可能填平大海,而孤雁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一切不可预知的袭击。这正是诗人在梓州柳幕遭际艰危的写照。诗人怀抱理想不辞辛劳自北南下,能得一枝之栖已属难得,然小心力劳,不但理想抱负依然落空,竞连生存本身亦重重困阻且时有隐忧。因此诗末兴起远离避祸之想,以反诘句自问:像乾鹊一样有“知来”之智,为何不飞向雕陵以远害呢?这是企盼之词,饱含着诗人难言的苦衷,内心焦虑而痛苦、自怨自艾而又无力自拔之意跃然纸上。然而就像填海失败、避猎未成的精卫鸟和秋雁,虽然弱小,却有着填平大海的愿望和冲破强敌艚缴的斗志,诗人怀抱理想、风节耿耿,非但没有表现萎靡猥琐的姿态,反而洋溢着坚忍不屈的精神,尽管他最后遭到偃蹇的命运,却以其卓具雄心、英姿勃勃的形象而能引起人们的赞美和同情。

  全诗比喻巧妙,用典贴切,即鸟即人,物我一体,正如纪昀所赞:“字字比附,妙不黏滞。”为咏物之佳作。

创作背景

  鸣橹诗人于大中五年随东川节度使柳仲邪至成都,见闻蜀中除跟吐蕃和党项之间的民族纠纷外,还爆发了蓬果二州的农民起义,知道这里并不是王道乐土。无论到何地任职,他都会充满了一种忧谗畏讥的心理;但谗虽可忧,却不可避;讥虽可畏,却也难防,这么一来,诗人竟是连明说的勇气都没有了。这首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小庭数朵寒梅放,雪缀霜棱。装点香英。玉软琼娇两未胜。
佳人皓腕争攀取,插向壶冰。素色相乘。不羡高花万万层。

空濛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径斜。谁画秋厓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底处人间无骇机,超遥且喜谢招麾。千年涧底孤松秀,万里天边独雁归。

服气昔常憎火食,游山近已制荷衣。青城况有幽人约,会守丹炉隐翠微。

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
葆汝心光淳闷在,皇天竺胙总无私。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雨初梅,风晚楝。春晚夏初见。画帐崔徽,约略半身现。

恼伊水阁东边,愔愔帘子,却障住、梧桐一面。

渐知怨。不时倦绣慵妆,委意觅消遣。尺八檀槽,粉指掐都遍。

但闻鹦姆呼茶,鸦童报客,已不耐、眉颦心战。

烟雾锁青冥,直上九关一息。姑射有人相挽,莹肌肤冰雪。
骑鲸却下大荒来,天风乱吹发。慨念故人非是,漫尘埃城阙。

万籁声沈暮霭收,长河泻浪洗清秋。遥天千里澹如水,明月一轮光满楼。

随意倾银成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可怜白首蟾宫客,羞对嫦娥说旧游。

繄龙兴,藩西江,土昄章,国骏庞。江有砥柱,胡为鸿流降。

剿蛮效尤,蟊贼内讧,三台映太微,国士俱无双。王旅啴啴钲鼓摐,天威震赫群凶愯,八郡望风咸来降。

武功既成毋从从,圣人南面殿万邦。

芦花远映钓舟行,
渔笛时闻两三声。
一阵西风吹雨散,
夕阳还在水边明。

海子头,谁家楼,绣帘半捲风悠悠。行人谓是将军府,将军不来罢歌舞。

玉压帽檐花底春,惜无花下洗妆人。阿娇一掬东风泪,聊仗丹青为写真。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

忘归薄暮话从容,夜宿郎山第一峰。鹫岭并看灵隐寺,鸡声兼听景阳钟。

清泉带雨流深涧,老鹤栖云伴古松。有约才成轻聚散,不知何日得重逢。

王畿千里余,赤县首三辅。佳气来阊阖,去天如韦杜。

古时封内地,多以蕃同谱。凡温及应韩,历历皆可数。

朔风日暮急,惨淡过戎伍。二南有遗泽,流恨兼今古。

附海无细波,附岳无卑岵。所以封泰山,尝先禅梁父。

约略计斯城,初不下万户。胡为兵戈中,筑堞失完土。

还闻东土人,据地列田圃。自云托国家,一一皆肺腑。

大兄侍中郎,中兄司卤簿。季子未拜恩,鲜衣缠华组。

安坐召县官,促装揖州府。还家自生光,道上人如堵。

兼金旧络马,百宝新装弩。貂首大秦珠,可充千万估。

牛羊盈其门,珠玉盈其庑。堂上斗酒会,健儿鸣钟鼓。

大妇工锦瑟,中妇歌《金缕》。小妇贵家子,徐徐调鹦鹉。

吾欲终此曲,此曲闻者苦。长安连狭邪,日月通前浦。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於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早登黄阁赞经纶,欲报君恩敢爱身。青海四年君旅客,白头双泪倚门亲。

鸣珰又喜趋仙仗,补衮还思用旧臣。谩道归来心便了,天涯多少未归人。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