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在《周颂·访落》中,周成王诉说自己年幼,缺少治国经验,请求诸侯辅助,既陈实情,又表诚意。当然,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诸侯,更需要的是施以震慑。诗中两提周武王(“昭考”“皇考”),两提遵循武王之道,震慑即由此施出。
参与朝庙的诸侯均是受武王之封而得爵位的。身受恩惠,当报以忠诚,这是道义上的震慑;武王虽逝,他所建立的国家机器(包括强大的军队)仍在,这是力量上的震慑。
最有力的震慑是诗中表达的遵循武王之道的决心。如果说“率时昭考”还嫌泛泛,“绍庭上下,陟降厥家”就十分具体了。武王在伐纣前所作准备有一条“立赏罚以记其功”(《史记·周本纪》)与诗中“上下”“陟降”相似,惟成王所处时局更为严峻,他所采取的措施也会更为严厉。舜即位后曾“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舜典》),这是成王可以效法,并可由辅佐他的周公实施的。
《周颂·访落》其实是一篇周王室决心巩固政权的宣言,是对武王之灵的宣誓,又是对诸侯的政策交代,真诚而不乏严厉,严厉而不失风度,周公也借此扯满了摄政的风帆。
《周颂·访落》创作时间,应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时。《毛诗序》云:“《访落》,嗣王谋于庙也。”这个朝先王之庙、谋于群臣之举,郑玄笺认为是在“成王始即政”时。还有学者认为《周颂·访落》作于周公还政之后,释“家多难”为管叔、蔡叔、武庚和淮夷之难,其理解与诗的原义大相径庭。
藁街夜腹空燃脂,可怜汉祚终陵夷。老瞒自在作家主,欺它寡妇并孤儿。
洛阳宫殿皆颓圮,更作高台半天起。台上吹香十里闻,台下洗妆漳水浑。
当时歌管一消歇,回望西陵空断魂。百年岁月空中鸟,花不长妍人易老。
台倾人去不复存,碧瓦澄泥为谁好。那知流落向寒窗,乞与诗人赋花草。
国步多艰日,黄图八叶时。正人俱逊避,冥运莽推移。
在昔先皇世,明公早典司。菁华临騕袅,瞻听下须弥。
德业周王佐,贤劳汉度支。坐舒千里足,遍察万方眉。
时值中原扰,频徵北鄙师。向非筹百万,安得活疮痍。
理剧虚投刃,回淳重执规。赤心医国石,白首向阳葵。
朝著留清望,廷争抗直词。杜公良不忝,樊子岂无奇。
禄秩方登俊,儿童不免饥。少焉看短鬓,率尔问青芝。
恳切封中疏,阗淤梦里思。王言温莫挽,传马去犹驰。
肱股定虚旷,麒麟难系羁。韦年宁待暮,常版却应谁。
允矣修初服,忻然集故知。养真同在洛,忧世类还睢。
荜辂北宫子,鹿裘荣启期。钓溪人罕识,游岳鹤长随。
信是劳筋息,其如柱石衰。嵓堂喧燕雀,城社保鼷狸。
黔首歼金气,旄头直玉墀。岂惟馀狡儿,遽使有鸱夷。
浩荡南溟徙,差池北斗垂。帝能忘反侧,天未欲雍熙。
前席追才子,高轩沓健儿。汾阳终复起,回纥定深疑。
世道今如此,言余何所之。狂?通剑术,愤激撤书帷。
猥作龙门客,载歌淇澳诗。未缘经品藻,窃幸受炉锤。
食忝侏儒粟,才妨寝庙牺。役形酬顾遇,镂骨为嘘吹。
永愿参徒御,犹希附鼎彝。此心何觊豁,人事竟离披。
贡禹情堪吊,任安义匪疵。几能容傲吏,奚止失师资。
悢悢悲鸣铗,奄奄叹守雌。肩随遑点染,影吊趣磷缁。
便作开笼鸟,还惭掉尾龟。即寻鸥鹭好,甘与簿书辞。
采药灵源洞,纫荪少谷陂。静便粗布褐,安稳小茆茨。
述作刑司马,冠缨薄李斯。嵩高尘不杂,来挹九峰姿。
不碍遥看冷翠微,尽教丛竹映窗扉。篱根傍水知鱼乐,屋角邻花鸟自归。
浊酒野芹安已久,华轩高马到从稀。人间回首皆堪鄙,羡汝幽栖得所依。
鸭消香,莺唤梦,芳思倦春昼。独黯吟魂,微雨发红豆。
年来一寸词肠,都成骚屑。是旧泪新愁搓就。
漂流久。空劳杜宇声催,归期几曾有。修竹闲凭,翠影薄凝袖。
鬓边花不胜簪,发羞搔短,奈荏苒、岁华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