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泚(cǐ):鲜明的样子。
河:指黄河。弥(mí)弥:水盛大的样子。
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
籧(qú)篨(chú):不能俯者。古代钟鼓架下兽形的柎,其兽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据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视。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鲜(xiǎn):少,指年少。一说善。
洒(cuǐ):高峻的样子。
浼(měi)浼:水盛大的样子。
殄(tiǎn):通“腆”,丰厚,美好。
设:设置。
鸿:蛤蟆,一说大雁。离:离开。一说离通“丽”,附着,遭遇。一说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落网。
戚施(shī):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此诗若按旧说理解,一、二章赋陈其事,第三章起兴以比。诗开篇即夸耀卫宣公建造的新台是多么宏伟华丽,其下奔流的淇河之水是多么丰盈浩瀚。这都是极力渲染卫宣公的赫赫威势和装点门面,也可以看作是姜氏(宣姜)眼中所见,已被宣公的表面现象迷惑了。她本为是嫁过来追求燕婉之好,想过一种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的,却不料成了一个糟老头子的掌中玩物。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卫宣公欲夺未婚之儿媳,先造“新台”,来表示事件的合法性,其实是障眼法。好比唐明皇欲夺其子寿王妃即杨玉环,先让她入道观做女观一样,好像这一来,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这里是运用反形(或反衬)的修辞手法,使美愈美,丑愈丑。
  “新台”之事的直接受害者是宣姜:美丽的少女配了个糟老头,而且还是个驼背鸡胸,本来该做她老公公的人。这一对儿是怎样也不能般配的,就如俗语所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难怪诗人心中不忿,要为宣姜,也要为天下少年鸣不平。他好有一比:“鱼网之设,鸿则离之。”打鱼打个癞虾蟆,是非常倒楣,非常丧气,又非常无奈的事。按照闻一多《诗经通义》中的说法:“《国风》中凡言鱼者,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虞语(隐语),无一实拾鱼者。”古今诗歌中以捕鱼、钓鱼喻男女求偶之事的民歌很多。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僮人情歌》:“天上无风燕子飞,江河无水现沙磊。鱼在深塘空得见,哄哥空把网来围。”即是显例。此诗中所写的就是女子对婚姻的幻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这里强烈地表明:宣姜可真是倒楣透了。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宣姜泪流不止之意,就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表现的那样,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盛德波千顷,清风偃俊躔。两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致主唐虞上,齐名房杜前。期颐悭上寿,底处问苍天。
文章始隋唐,进取归一律。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于己空自咄。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韶序届仲春,迟晷正骀荡。好音流晛睆,时服改纤纩。
英衮枉嘉招,夙驾东闉仗。祗园敞静居,香灯护龙象。
名言析秋毫,陆海披珍藏。稔岁华黍礼,乐郊天丝飏。
曲水迹非陈,斜川图可仰。披雾吟泬寥,谋野乘闲矌。
晏粲倚文翁,式遏怀葛亮。下走本陈人,汎爱容衰恙。
芰制厕端旒,尘容醉清?。信宿枉仙翰,何以酬台贶。
杲旭烛覆盆,灵籁鸣塞巷。永言讵能殚,镂膺矢无忘。
麦上场,蚕出筐,
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夜雨,
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
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骤暖繭易蛾,
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辍闲事铅华,
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
辛苦仅得蚕事毕。小妇初嫁当少宽,
令伴阿姑顽过日。明年原得如今年,
剩贮二麦饶丝绕。小妇莫辞担上肩,
却放大妇常姑前。
短发彫秋鬓,天风快晚晴。闲唯欣有味,老不叹无成。
白石和云煮,青山带月耕。无心少年事,慷慨乐从征。
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
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自喜文章如谢朓,涅槃重问远公林。
明明天上月,既盈还复缺。聚散谅如斯,无为旸内热。
同气恒相求,岂限吴与越。精灵风然合,不见双巨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