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其二

吾将从此逝,吾何意,吾亦爱吾庐。看眼底浮云,花从开谢,阶前生意,草不芟除。

闲寻去,古苔侵石罅,流水灌山厨。盍归来乎,一琴一鹤,薄言观者,非我非鱼。

何人长握手,有西邻野叟,能赋能书。便相逢成二老,一样清癯。

且自堕三杯,胞中浩浩,黑甜一枕,世外籧籧。人笑高阳去后,又两狂且。

字云孙,号艾庵。江苏武进人。顺治十年(1655)进士,官刑部员外郎。以奏销案罢官。家居后,发奋读书,至老不倦。工诗词,与同邑董以宁、邹抵漠、陈维格有“毗陵四子”之称。其词“不趋新斗险,整摄自余情致”(沈雄《古今词话》)。著有《黄云孙诗选》、《溪南词》、《艾庵存稿》、《珊珊传》。生平事迹见《江苏诗征》卷六四。
  猜你喜欢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圣朝遂失诛元载,公议犹能去霍山。
落胆徒闻温御史,不知睿意在群奸。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

逮下深恩浃后宫,斯螽五月咏豳风。麝香草斗宜男绿,安石榴簪多子红。

个人风韵天然俏。入鬓秋波常似笑。一弯月样黛眉低,四寸鞋儿莲步小。
绝缨尝宴琼楼杪。软语清歌无限妙。归时桂影射帘旌,沈水烟消深院悄。

月团新碾破春酲,赖有归鸿寄好音。人在天涯莫回首,恐输华发上瑶簪。

清明寒食江南路。年年生把花时误。明月听吹箫。虚传廿四桥。

潇潇连夜雨。泪滴那堪数。何事住扬州。偏增无限愁。

泠泠韵玉泻云根,万点琼珠溅墨痕。瀛海仙人同载笔,桃花宁问武陵源。

开局遶天邑。
襟邑抱尊华。

不识陈朝桧,相传故老言。理文俱左纽,后土自蟠根。

气迥青山暝,阴寒玉殿昏。何须野王笔,图画至今存。

辍棹银山麓,披襟青豆房。故人同一饭,情话易斜阳。

木叶先秋脱,江云杂雨凉。泠泠上方磬,相送出松篁。

漱齿北斗下,沆瀣何清凉。仰望玉霄府,紫气弥穹苍。

蓉城老仙伯,貌古双瞳方。百年一瞬息,迟我无何乡。

忆昔步薇省,羡君专白麻。
自君解龟后,并艺东园瓜。
湖上偶相见,阅兹三岁华。
陋庐依岩竹,自比颜阖家。
闭门常觅句,几度落藤花。

性拙偶从宦,时危远效官。羁游故交少,孤立转迁难。

春兴随花尽,乡愁对酒宽。朝来明镜里,渐觉鬓凋残。

离宫复道接蓬莱,云绕千峰五色开。
香辇无尘球箔卷,后宫遥从上陵回。

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

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

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

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

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督师心徬徨,公遂裹创踊。

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

苏常继沦陷,城洫半倾壅。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

平时一蒉障,到此始知重。赫然留毅魄,还足愧迂冗。

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勇。

爱此禅栖静,清凉境自偏。
诧人拳怪树,留客笑幽莲。
草暖蛙喧夏,林昏鸟梦烟。
风尘吾未免,兀坐愧安禅。
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一时被命住名山。未免随机应变。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流霞细酌咏诗篇。且与白云为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