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重门夜静,庭户幽幽,蓦地闻砧。杳不知何处,是云间过响,空外传音。
故乡未卜归日,栖薄愧飞沉。漫对月兴怀,临风起叹,恻怆伤心。
登高盼来雁,想此际孤帏,几度停针。想带绅宽减,向谁人借问,无计追寻。
但将数点清泪,滴在紫罗襟。更倚遍朱阑,满头素丝应自今。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疑怪和风却暮寒,华堂宾主正酣欢。人间高会真难偶,身外浮名岂足干。
绿蚁泛杯春可吸,红英近烛夜宜看。梁尘莫逐歌声转,只恐纷纷扑醉冠。
苍山秋意长,池馆静而閟。雨止修竹间,流萤夜深至。
皇羲世云远,雅颂日凋弊。举手遏颓波,谁识作者志。
乌啼鲁东门,泗水不染袂。后去三十年,直可肩圣知。
机关系风化,词语特细事。月落闭虚帘,坐梦太古帝。
扬眉赪玉色,尽发养生秘。勿谓仙学难,此道可立致。
寿考推贤德,安荣享庆门。鹓鸿行令子,兰玉秀诸孙。
谷暗风悲棘,庭空露泣萱。从今五色锦,不复照温颜。
念君磊落好兄弟,家在龙山黄叶村。久阙寄书秋雁笑,忆曾纵酒雪镫昏。
传闻易改新烽火,耕凿粗安旧筚门。见说耽游闲送日,岁寒丘壑肯相存。
吴山长碧水长流,水转山湾路更幽。多谢庞公远相访,旋烧松火荐茶瓯。
詄荡天门望倚松,逶迤柱下羡犹龙。河山勃碣趋都会,齐鲁阴阳画岱宗。
祖道雨回苍水节,仙坛晴启白云封。遥知岳顶千峰夜,侧听鲸铿梦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