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开府画堂高,悬灯看宝刀。黄金彫骏色,白日闪鸿毛。
气折三河下,才兼万象劳。榛山多虎迹,我为诵《离骚》。
人衰马亦老,不踏长安道。筋力渐疲羸,鞍鞯谩华好。
见我勿嘶鸣,为尔动怀抱。无复矍铄时,去去饱丰草。
濂溪爱莲非爱莲,天机漏泄圣学传。耶溪新妆红十里,纷纷开落同葭苇。
銮坡东畔玉堂东,池莲倒映天光中。一般外直还中通,君子之赏清兴同。
顿令退藏心已洗,何必区区色香相旖旎。下有灵根如磨泥,不染淤泥出清泚。
空闻无物不惹尘,此花即物如入神。入神当是花之圣,真识还他舂陵人。
绕栏赏者四方彦,瀛洲学士开清宴。移时歌鼓相喧阗,回首生姿一顾盼。
酒徒历历皆诗豪,笔端浩浩生波涛。挥洒绳床客如堵,杀尽山中万兔毫。
酒阑客散文章伯,此花自媚宁潇索。重来嘉会在何时,花馀岁晚仍餐实。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侵晨食指动,水族来江湖。主人出宴客,四座咸欢娱。
座客且勿欢,主人起长叹。昔居江城二十年,高秋置酒西楼前。
黄州估船日西上,水乡风味夸时鲜。晓市喧呼盈筐卖,百钱已得十数辈。
红姜紫蓼纷堆盘,往往舆台足沾溉。自从盗起西南隅,鼋鼍蹴踏风涛粗。
下逮蕲黄上沔鄂,稻田万顷成荒芜。渔师贾客久奔窜,讵有簖火明菰芦。
今年江汉贼甫退,鲂鲤差可充官厨。下游咫尺当相失,何况荆台路遥隔。
公然蒲缚能远致,分与间官添食籍。浔阳九派声喧豗,连云战机临江开。
刍茭馈餫苦不给,戈甲转斗何有哉!茫然对案令心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