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雨闇烟昏蔚不开,时时白鸟去还来。相逢都是江湖上,莫为人声却自猜。
白酒聊三盏,青灯欲二更。倦来乘急睡,过了睡难成。
名宦何堪数。让先生、风裙月扇,歌儿舞女。达者为官游戏耳,续了袁家新谱。
谁唱得、达田乐府。非我佳人应莫解,向花间、自点檀匡鼓。
奏绝调、可千古。
秋霄想见文心苦。列名姬共持椽烛,筝琶两部。忍冻挥豪辞半臂,明月西楼才午。
尽一串、珠喉吞吐。越霰吴霜篷背饱,奈年来、王事都靡监。
藉竿木、尚能舞。
吾家前代三登仕,今喜孙枝有凤毛。但保岁寒冰雪操,会看青步綵云高。
西风瓢笠渡江关,秋满长干待尔还。莫更十方行乞法,文殊今在五台山。
昨日逾五盘,秦栈行始尽。参差蜀山出,罗立千玉笋。
兹峡若积铁,双阙竞隐嶙。井宿照不入,分野恐无准。
数武变一石,奇观递相引。出胯泄云低,剺面罡风紧。
沙颓魂屡惊,磴仄步益窘。侧肩倚绝壁,旁目睨虚牝。
岩窦如蜂窝,昔时驾阑楯。赤岸乃天狱,走险吁可悯。
我行真御风,举足蹑飞隼。畏途作危语,遑恤镂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