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地迥浩茫茫,万象昭列四气翔。人生其中百念长,消松至灵空彷徨。
持握径寸寿无疆,专静沈默道之乡。心游至和迓百祥,有子贤哲孙枝昌。
委运任遇神不伤,念中无营身轻康。春妍景淑日载阳,莺鸣华发化无方。
子孙拜上千年觞,心知和悦乐未央。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少年尚恋鸡豚会,将老宁追鸿鹄翔。风阁声摇情历乱,春山云接梦飞扬。
君归白首无馀事,江照青天送一航。镫火弟兄相见热,正余寒夜倒衣裳。
殿春花事到将离,云似人愁水似思。一尺落花和泪雨,手添香土吊梅儿。
梅雨乍歇梅风微,桐花绕庭作雪飞。四三冷伴拥深夕,都是去年花下客。
花开花谢曾几时,花应笑人忙未知。酒力诗怀两无奈,等闲负此分镫坐。
簟纹扇影凉与亲,秋风弹指成前因。早蝉珍重催斜日,警我劳心声第一。
镜光十里涵新荷,湖船并坐欹侧过。逋暑僧寮会应再,梦魂已越孤山背。
平明问客路,涧道有余清。结侣仗轻策,相将沿壑行。
行行近水村,处处叱牛声。山田高于屋,牛在屋上耕。
冈峦相枕带,峡口片云横。渡峡风泠泠,恍然如再生。
何物横空下,两岸不能争。惊波荡峭壁,澎湃势难平。
坐久何袅袅,石濑水回萦。水在山之岚,霏微移我情。
有僧烟际出,渡水来相迎。莫漫言归去,少焉山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