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与丹山赵元默归自罗浮复有西云之行予方有事于先祖不得偕往小诗二绝奉赠 其二

七洞天深还别洞,白云摇手向西行。到时笑与山灵道,已许罗浮作友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春末乐叟法,秋初仍牧斋。
无谁问天理,有底厌吾侪。
简易逢人乐,虚徐触事谐。
忽逢孤绝处,千丈崒高崖。

云木阴森天气清,杜鹃啼了又啼莺。幽人午枕不成梦,忆得故山春树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时来一钓会连鳌,舌在谁羞旧缊袍。风骨自惭非太白,高吟大醉浪推豪。

从天降,从天降,宛宛两仙人。万炼黄金开面目,九还玉液铸精神。

白日现真身。

陜郊古云重,雄胜地所该。群山左右顾,大河西北来。

府署凭中高,一日万景开。是时八九月,秋色清池台。

樽酒雨馀酌,笙歌云际回。追欢缅前会,真乐非昔陪。

宾客虽日过,礼俗多嫌猜。于焉备厨传,安得忘形骸。

神交与心赏,怀旧何悠哉。

画真犹是妄,何况画非真。正做梦说梦,知是身非身。

何年来骏骨,画史貌能真。千里电一掣,五花云满身。

香尘金谷道,青草玉关春。独立浑无侣,长鸣似向人。

爱此湖上雨,共君湖上游。乾坤双短鬓,江海一虚舟。

烟景初相见,春光不可求。明朝下西崦,相望意悠悠。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弃置委空谷,将随百卉残。

佩帏岂不充,无乃蒯与菅。兰芳非有待,所佩诚足叹。

风折蒹葭水结凘,燕鸿相语定归期。淮南水阔山长处,小待燕山霰雪晞。

高鼻黄髯款塞胡,殿前引贡尽龙驹。仗移天步临轩看,画出韩生试马图。

僧房吟坐久,孤枕已中宵。灯尽寒侵幌,梅香梦过桥。

江湖残岁逼,风雪故山遥。明日又行役,天涯影寂寥。

早得安心法,柴门岂浪开。
发长难剪雪,衣故不容埃。
屈指僧中腊,寻思云外来。
恐伤虫蚁乐,常诫坐莓苔。
两过安禅寺,皆言尚未归。
情知相见近,犹欲复来辞。
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
白云回首地,天阔柳丝丝。

浩荡珠江碧水湾,接连花地启禅关。一条果市人阗咽,百尺经楼佛空间。

白足有贤思入社,青畦无数当看山。壁间小记题吾友,可惜斯游未及攀。

湖海须眉客,年来白发新。依人成老大,将母慰清贫。

退鹢飞难进,神龙性亦驯。离忧何以缓,莫惜寄书频。

罂粟花如锦,西郊古刹幽。良辰逢上巳,贤尹乐春游。

神鬼虚堂肃,丹青破壁留。夕阳下高柳,痛饮未能休。

西邻逸韵偕秋清,瑶琴曾许月下听。
神驰吟境日复日,金飚转矣寒此盟。
昨夕相逢再有约,六花飞时湖上行。
短檠不密泄此意,煇煌粟粟攒金英。
哄堂一笑前未睹,信手闲阅灯花经。
一主饮席设林麓,一主盍簪获衣朋。
便欲笺天檄滕六,银杯逐马快此情。
晓来喜见万瓦白,乃是天宇清霜明。
得非分薄误灯花,还复灯花戏老兄。

入夏惮炎燠,招凉爱幽境。僧房夜未阑,竹榻卧已冷。

遂揽葛衣起,独倚柴关静。乱泉喷云根,清露滴松顶。

万籁寂无声,半规逗微影。溪山取奚尽,风月怀自骋。

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