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开封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鼓角迥临霜野曙,
旌旗高对雪峰寒。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
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小雨初回昨夜凉。绕篱新菊已催黄。碧空无际卷苍茫。
千里断鸿供远目,十年芳草挂愁肠。缓歌聊与送瑶觞。
山间气候晚,初冬菊英回。
定俟开炉集,始送泛菊杯。
渐列众色异,不殊东篱栽。
冷雨与寒烟,深惜易尘埃。
五柳归来昔陶公,七闽召还今邓子。
不将出处作殊观,便了陶邓先生死。

危涂远盘纡,径仄鸟迹绝。一步不敢前,双足若被刖。

人呼兜笼来,纵横宽尺八。脚手垂郎当,腰背盘曲折。

舆人出裸国,皮绉龟兆裂。螭蛟绣满身,横胸施绛袜。

两肩乍抬举,双杖互扶挈。前枝后更撑,仰攀俯若跌。

有如蚁旋磨,又似蛇出穴。跦跦上竹点,蠢蠢爬沙鳖。

噫风竹筒吹,汗雨蒸甑泄。劳倦时一歌,乡音鸟嘲哳。

烟树绕千回,风花眩一瞥。峭壁俯绝壑,旁睨每挢舌。

四山呼无人,一堕便永诀。畏途宁中止,弛担娄更迭。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信步寻梅约,欣逢亚雪枝。春藏红萼小,寒啬暗香迟。

画角传新曲,妆台敛翠眉。广平心不动,唯许笔端知。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腾疑从天上来。飞流直下几千丈,大壑五月鸣风雷。

飘然一望失西北,巫峡清秋起寒色。声撼长川白日寒,气蒸大漠青冥黑。

我时曾向锦城游,观涛独上瞿塘舟。划然长啸震林谷,短箫呜咽回中流。

与君对此嘉兴发,便欲因之泛溟渤。好挟飞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
吾侪贫可忍,余子俗难医。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
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

大妇年十五,中妇当春户。小妇正横陈,含娇情未吐。

所愁晓漏促,不恨灯销炷。

古寺崇何教,门开不二宗。清风翻贝叶,秋雨听长松。

破壁青萝挂,残碑碧藓封。千秋王建宅,留得一声钟。

碧露犹馀不尽翰,文章少露豹林斑。身行襄蜀江淮外,名在龚黄召杜间。

使传暂劳濡辔沃,帅幢已耸碧油闲。笑谈尽护风寒了,归踏春风辇路班。

树合若无路,傍寻有寺通。
远鸦翻夕景,一雁压春风。
石面雷批壑,松腰水掣空。
凭栏疑日月,不似楚吴中。

青楼临远水。楼上东风飞燕子。玉钩珠箔,密密锁红藏翠。剪胜裁幡春日戏。簇柳簪梅元夜醉。闲忆旧欢,暗弹新泪。
罗帕啼痕未洗。愁见同心双凤翅。长安十日轻寒,春衫未试。过尽征鸿知几许,不寄萧娘书一纸。愁肠断也,那人知未。

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

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

何处桥堪綵杖通,广寒楼阙蕊珠宫。嫦娥此夜团圞思,天上人间两地同。

长城饮马嘶复嘶,古木寒雅栖复栖。空床独守啼复啼,从军荡子西复西。

窗以雪为名,窗中人亦清。
听无多淡话,含不尽幽情。
世态秋云薄,吟怀霁月明。
似闻藏古砚,石眼可曾晴。

汉朝陵墓对南山,玉露金茎霄汉间。永夜角声金自语,东来紫气满函关。

舍舟策马论兵地,嫩叶浓花满目班。戏假霜威促山简,来游此地不知还。

交朋相问兴何如,不愿家财有羡余。
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
荣名厚禄都来足,酒兴诗情积渐疏。
多谢营巢旧时燕,又依时节到贫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