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灯下饭,飞虫争投盘。肥浓久见欺,腹疾惊夜寒。
昧爽起盥漱,朝饥得澄观。五味初无根,屏除岂为难。
泊尔忽见道,萧然罢晨餐。麦糗足自活,扪腹殊闲安。
百邪宁妄侵,有欲真吾患。辟谷虽未能,不贪乃金丹。
帘押寒轻,窗茸暝重,一院浓绿无人。空梁旧燕,来伴倦吟身。
又是酴醾过也,铜驼陌、轧轧香轮。东风里,残花藉草,何处更飘茵。
前尘。如昨梦,金觞玉柱,鹤岭龙津。念漂零投老,惆怅逢春。
便有桃源忍问,不知汉、毕竟知秦。天涯路,关河寸寸,一寸一伤神。
离家才三年,故园遂将芜。拨草寻花径,荒葛罥我途。
可怜杨柳树,啼杀旧时乌。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