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徐四同宅

宅舍重过又一时,对君诸弟黯然悲。论交既是中年分,学道空多后日期。

风闪疏灯回旧榻,月移寒橘落秋池。直倾一夕无穷泪,不待邻家短笛吹。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白云仙迹纪琅函,三体丹书宝翠岚。欲问仕涂今捷径,不须高价借终南。

不誇西子锦为幄,肯道太真云想衣。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铜符分守楚云开,襆被今随秋色回。闺閤卧时传治绩,江山行处助诗才。

为郎父老家安在,作相公孙国又推。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杯。

三日不食卖牛犊,十日不食兼卖屋。惟有怀中数岁儿,明朝各自东西哭。

襄阳松沈未曾乾,十里潇湘五尺宽。樵径不禁苔露滑,渔蓑常带水云寒。

澄澄僧眼连天碧,澹澹蛾眉隔雾看。恐为醉翁当日写,平山堂上雨中观。

不归无补乞归难,白发萧疏不耐寒。又办肩舆扶老病,将随翠辇渡桑乾。

尚容耻玩世,畏景希就阴。一麾谐微愿,千里非遐心。

平生志江海,寤寐在山林。及此吏如隐,始知古犹今。

鷾鸸避落实,蜎蠉安蹄涔。但恐得已多,尚非力可任。

诸公蓬莱秀,夙昔交契深。击柝声相闻,照邻光四临。

清浊泾以渭,离合商与参。愿言三秋思,毋閟金玉音。

佛宫突兀枕琅山,金碧楼台诘曲栏。霁雨愿收田潦积,盛阳祈变麦秋寒。

红旌苒苒来何肃,赤子林林意自宽。早晚丰登应精恳,行看展报上层峦。

圣祖兴王地,风云护大营。天垂紫塞阔,星戴赤山明。

人俗殊淳古,皇文易化成。君行当劝学,无愧鲁诸生。

旧宅移来柳一枝,连番膏雨助生机。可能身作桓宣武,看得腰支到十围。

举手拈来笑似人,海云飞堕一枝春。临风看舞双衔凤,安得徐生便写真。

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
都是去年秋气味,谁知飘泊古淮阳。

无聊月下独焚香,暑气微消渐觉凉。徙倚花前频怅望,何时重见玉人妆。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圣主规模冠百王,考兹秦宝欲更张。玉因天授来殊域,工与神谋轶旧章。

群辟竦观称万寿,广廷昭受袭多祥。宸慈特纪千龄遇,诗似奎躔夜吐光。

寻僧访腊说东坡,壁上题诗未尽磨。远谪还能偕慧婢,行吟尚自感春婆。

嗟余一失湖山趣,去日全从愁病过。浪说游踪遍海岳,西泠旧约总蹉跎。

捕蝗捕蝗人簇簇,蝗飞蔽天引其族。扬旗击鼓乱敲钲,奔走如狂沸山谷。

炎肌雨汗肠雷鸣,取蝗一斗当斗粟。幸不入境驱邻封,彼亦天民忍遭酷!

谁云蝗多不食苗,苗食垂尽到草木。复闻修德能弭灾,非止蝗生宜早扑。

天生忠孝程伯禹,国有老成黄嗣深。
山北山南时一过,闲云野鹤故人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