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 其四 鹅湖晴云

投策憩鹅湖,山水含清妍。流云映华旭,粲粲五彩鲜。

云边有精舍,能不怀当年。哲人崇丽泽,至道以昭宣。

归哉懋钻仰,覃思在遗编。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朝鲜旧国解烧松,使者朝正数笏从。著砚未能坚似石,却无胶滞不妨浓。

秋雨梧桐退老时,寒城九日正霏霏。
功名不直三杯酒,世事真如一局横。
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
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
月窟仙人冷淡妆,鹅黄衫子翠罗裳。
虽无妖艳夸尘俗,别是人家一种香。

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室中呼起散花天,来伴维摩到处禅。百刻篆香消昼永,一番风雨破春妍。

云山真欲追聱叟,风腋何妨借玉川。他日相思共明月,旧游应说禁烟前。

沙碛茫茫塞草平,沙泉下马满囊盛。曾于王会图中见,真向天山雪外行。

圣德只今包宇会,边庭随处乐农耕。生绡半幅唐人笔,留与君王驻远情。

修茎冒丹华,碧叶相掩映。晨露发其枝,举世莫与并。

微风波上来,绰约有馀韵。相看咫尺地,人远河汉近。

绿房多苦心,伫立秋塘暝。

七级浮屠势壮哉,千年高枕古城隈。丹甍碧瓦排云起,朱户雕栏倚汉开。

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几回登览舒长啸,声逐清风落九垓。

纵步龙山颠,放舟龙荡口。群然雁鹜行,杂之牛马走。

我拙不能诗,我病不能酒。试问赏花人,还有菊花否。

黔娄蕴雅操,守约遗代华。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哲妻配明德,既没辩正邪。辞禄乃馀贵,表谥良可嘉。

清河三日暂淹留,又曳柴车向贝州。一路黍禾迷泽雉,半林桑枯翳山鸠。

马头北走邯郸道,鹢首南通汉沔舟。厌次祠堂千古在,当年金马只俳优。

青云得路及华年,好结风尘物色缘。作吏谁真能免俗,此行何必异登仙。

但留政迹凭人说,胜有辞章与世传。舆论分明史笔在,循良文学不同编。

苞含鸦额,萼吐莺衣,娟娟露华晓濯。麝菊疑开,近篱根、挑蠹认时还错。

迎风婉约,刚占得、雕栏一角。绿鬓捧来金盏侧,思泻香醪酌。

邻墙飞度媚蝶,松粉乍匀,黏办有谁觉。敛向斜阳,甚芳心、偏怯夜来蟾魄。

香闺忆昨。织罢流黄褰翠箔。说道似他颜色好,裁剪秋衫著。

斜日疏帘碎影铺,卑枝接叶坐莺雏。醉余客散闲吟久,翠滴蕉衫独据梧。

晓星千点乱,残梦据鞍醒。柳折灞桥曲,马嘶秦塞营。

溪波青玉镜,鸟语紫鸾笙。无限江乡感,诗情付旅程。

兰若幽深与世违,酒阑重觅未斜晖。篮舆绕入花边路,布衲趋迎竹下扉。

清籁敲风和梵奏,独槐笼榻涨烟霏。吟栏倚遍诗成处,不觉金莲映月辉。

雨过芳洲春风暮,渐看芍药花稠。姊娣相携泛小舟。

一天晴日丽,满径乱香浮。

芭蕉古巷竹林幽,止溪溪水悠悠。烹茶煮笋任淹留。

便是桃源路,追随惬胜游。

上日风清烟霭收,长洲新水绿悠悠。
春回树色流莺乱,寒入花枝翡翠愁。
吴地月明人倚棹,江村笛好晚登楼。
归鸿不待天涯暖,早折红梅寄陇头。
不知兀坐常轮转,空下禅床绕一遭。
背面却言亏一半,老婆恶业自家招。
枝斗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
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