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诗的形式勉人读书,尽管诗中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嫌,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千百年来久传不衰,特选录,以飨读者。
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诚意”了,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就不会只是安逸享乐了。因为“修身”修好了,那么,就能做到。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因此,君子还要“知命”,也就是说,君子还能知道:有意追求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觉得想做、能做、该做,那就不要管过去和将来如何了。只要我们每一步走得都正确而且高兴,那么,我们的一生就永远正确高兴,即使一时走错,也不会后悔。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
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
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
听惊飙四起,木叶萧骚,谱出清商。碧月愁无语,任鸣机轧轧,篝火星凉。
众雏此时眠也,怎奈夜更长。怕计算来朝,尘封甑冷,没个商量。
彷徨。孰怜我,但醒枕低褢,啼碎寒螀。幸有兰闺伴,向天涯传讯,差慰离肠。
旧事不堪重省,赢得满头霜。只独立空庭,伶俜顾影神黯伤。
蠕蠕此毛骨,静念夫为谁。若无异乎物,于彼何等差。
蟠桃有美实,千载谁与期。力有及子孙,聊谋一日炊。
野花芬馥去年同,和气氤氲想像中。何事此回重九节,解鞍牧马故城东。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南山发荣秀,金彩布晓阳。惊雷尔何迟,奕叶粲以芳。
园夫履晨露,采掇盈篚筐。石火不待粲,变此嘉卉苍。
仙蕤入京甸,兹焉得馀香。晨寒井浮花,鼎暖雪汎光。
起坐豁幽思,形神共相忘。玉浆琼房仙,启齿为我尝。
却顾玉川子,招携碧云乡。
晴泥初踏出荒城,百里山光几送迎。不问主人先系马,竹床茶椀坐来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