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诗的形式勉人读书,尽管诗中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嫌,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千百年来久传不衰,特选录,以飨读者。
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诚意”了,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就不会只是安逸享乐了。因为“修身”修好了,那么,就能做到。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因此,君子还要“知命”,也就是说,君子还能知道:有意追求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觉得想做、能做、该做,那就不要管过去和将来如何了。只要我们每一步走得都正确而且高兴,那么,我们的一生就永远正确高兴,即使一时走错,也不会后悔。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岸柳窥人,东风里、似曾相识。指长堤、朱箔青楼,还知旧日。
前度刘郎今又到,落花流水成陈迹。但萋萋、芳草满江湄,清如织。
风月夜,思畴昔。云雨梦,无消息。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
仙鸟不传云外信,谁家苦弄风前笛。倚蓬窗、搔首对黄昏,空追惜。
争传忠简旧家门,虚誉何当众口喧。闺里秀方元不栉,篇端伯氏敢居尊。
枣梨略志平生槩,棣萼同怀罔极恩。从此尽填诸缺陷,百年长爇瓣香温。
市迥茅堂静,冈分玉峡回。藤檐云气逼,瓮牖旭光来。
稚柳依沙种,幽花瞰水栽。凫鹥时狎近,豺虎息惊猜。
山霭霏霏远,汀云漾漾开。游丝当散帙,啼鸟劝持杯。
商舶从纷若,桡歌亦快哉。名同浣溪叟,暂屈济时才。
岭上小梅初破萼,同云作寒雪花落。千里南还喜见君,一杯相属宁辞数。
楚狂小子笑孔丘,杖屦谩学名山游。二年胜景览欲尽,赢得颜发先惊秋。
却归竹下寻诗句,追讲前欢秃千兔。竹间已有嗣宗狂,吟醉何妨陪杖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