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榛,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生平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断送落花安用雨,装添旧物岂须春。
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无用苦开陈。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濁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
溪山有分皆为福,草木无成半计功。
小小梅园胸次阔,到忘言处只春风。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良辰好景占年年,画烛浓香醉玉船。
天下月圆三夜后,人间春到万花边。

历历银飙帘外落,又是一番节序。今宵停宝杼,正南部烟花,西风牛女。

端正窥帘,轻狂换盏,多少良俦俊侣。有白发何戡,青春张绪,流商刻羽。

渐露湿瓜筵,月穿针孔,纱幮无暑。醉摇栀子树。是郁金堂后西偏路。

谁知道、三生杜牧,前度刘郎,重来还到听歌处。钿盒一朝分,记不起、长生私语。

算此际、情偏苦。离多会少,岂独天边河鼓。客且歌完金缕。

清夜岂堪别,长愁欲盖消。梅花春未折,丛桂赋还招。

白鹭暗惊棹,青藜危度桥。月华散芦荻,寒思莽萧萧。

古洞云深锁百花,香泉飞饮万人家。春风吹出越溪女,来摘山中待诏茶。

惊飞沙鸟两相呼,铙鼓缘流引客娱。不分午风凉似水,为他儿女飐钗符。

北来作镇重才猷,齐鲁权兼坐上游。官职朝廷犹耳目,地形中国是咽喉。

搴帷尚记来时面,借箸应烦席上筹。春入四郊狐兔灭,月明还上庾公楼。

春睡足,落花平,草架荼睸送晚晴。梅子弄黄茶炙翠,梢头犹剩一声莺。

黄衫罩甲动成群,靺鞨分排兽面文。
未向九关瞻圣表,即从三辅识官军。

呼童乘露采松花,巢鹤惊飞月已斜。待久不来眠不得,为怜今夜宿谁家。

竹瓦天昏鼓声死,衔须喷贼贼魄褫。生不食尔鬼食尔,呜呼明威真壮士。

郎君缟衣拔刀起,大呼杀贼发植指。先斩蚁祖后及蚁,何物蛮种乃生此。

一骨鞭尔一万箠,归告其父酹贼髓。去扫红土变赤水,呜呼佥事真孝子。

我观《壮义勒》,掩卷三叹息。当年渝播失复得,论功大半袁氏力。

岂独夷鼎照乡国,况闻入道平阳时,明威伯子勋已奇。

水牛塘边大酣战,至今名著学语儿。忠孝之气钟一氏,此勒与天同不毁。

呜呼国家多得袁氏父若子,安有四海金瓯破张李。

晚烟起处是孤村,漠漠郊原白道分。
菰叶池塘疎雨过,豆花篱落夕阳曛。
远山宽阔围天在,邻杵丁东带雁闻。
独自寻诗风满袖,不知身入白鸥群。

山中春水泛,蜕骨长于树。拿舟探穴口,甚深不敢渡。

穷冬桃始华,烂然珠光处。

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
居然三市中,着此一段清。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
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越台秋老霸图湮,访旧无端感慨新。射圃废来官马瘦,名园荒后主僧贫。

曾无绿野留歌扇,只合青山与酒人。吾辈风流今在耳,浩歌还访晋遗民。

东山古名胜,飞策上云关。碧藓揉红雨,青萝拥翠环。

峰阴春木润,日落晚山殷。屐齿曾游处,风流许共攀。

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
纵在波涛圆缺定,照尘尘亦不能侵。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