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倒薤披离,朱丝零乱,土花苔叶交亚。龙文覆斗,天色垂阴,温润玉情堪把。
千秋作者。字里认、当年司马。叹经过、华屋山丘,阅人良自多也。
辛苦临邛书剑,倩何人昆刀,刻镂风雅。凌云赋就,卓女妆成,十样蛮笺亲打。
纤纤欲下。早逗漏、明红一罅。好留伴、砚匣琉璃,冷光朝暮相射。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宇宙声名宇宙容,岂无湖海著元龙。黄州诗兴椎轮耳,诗到儋州兴更浓。
七日才逢一放衙,钓鱼沽酒好归家。临溪已近孤山宅,恨不打门来吃茶。
汝本儒家女,四诫从少熟。孝姑及诸姑,妯娌皆和睦。
下逮婢妾辈,有恩而不虐。呜呼不永年,哀叹遍戚属。
阃内失此贤,是我太薄福。强为悼亡诗,愧不如潘岳。
俚语述庸行,岂足相表襮。将求大君子,彤管播芬馥。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