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闲居知令节,乐事满馀龄。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
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
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帘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摊书读。懊恼画屏人。铜壶清漏频。
潜藏郎背面。作剧桃枝扇。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
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
莺花正愁梦短。奈一例、华鬘催劫换。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鸡泽有诸生,殷渊字仲泓。其父镇兴安,是为大陆公。
战守兼惠养,颇足慰兵凶。嗣昌出视师,剥削以自丰。
三日军无食,群怒集贪□。借公灭众口,竟以军法从。
渊乃大悲愤,叩阍渎宸聪。帝怒挠军机,欲诛怜幼冲。
赦归益自奋,誓洞仇人胸。乃与其兄岳,晦迹混樵农。
及闻嗣昌死,瞋目叱苍穹。贼不膏我刃,没齿恨难终。
渊力猛如虎,渊才矫如龙。痛父复怀国,恨世无英雄。
破产集义勇,移檄会诸戎。当时称大帅,蟒玉荷恩隆。
养贼以自固,愚怯羞儿童。遂使失天险,长驱太行东。
腥气遍畿辅,千里烟氛红。闻有鼎湖泣,奋袂思遗弓。
挥岳将母去,避乱狮子峰。渊乃倡大义,哭庙会黉宫。
遂此擒伪官,鼓进讨元凶。有犬突牵衣,长嚎凄以恫。
渊时亦心动,众志何匆匆。是时肘腋间,咸与贼众通。
当渊哭庙时,贼骑已环攻。从人皆奔散,只身撄其锋。
双锷纵莫当,斩刈如蒿蓬。苦战无声援,围合复数重。
仰呼天亡我,谁收再造功。身被十余创,日昏叹力穷。
遂为贼所获,弃尸泮池中。犬乃逐鸟鸢,僵死卫其躬。
乱定收遗骸,兼为义犬封。余每闻岳言,慷慨仰英风。
求死孝不得,乃竟死以忠。捐躯在布衣,姓字谁见崇。
美新徒有扬,长乐徒有冯。请看义士犬,能不惭仪容。
蔼蔼诸吉士,飘飘列仙群。同盟矢不爽,雅会情何勤。
载歌伐木篇,言采南涧芹。幽怀旷三古,遐眺渺八垠。
弛张合矩度,讨论俱典坟。蓬麻交相资,曲糵宁徒醺。
凭轩看逝水,憩石候归云。长空月初上,爽气秋将分。
西塞玄真子,茅山陶隐君。安得与之游,理乱了不闻。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宗祀用繁,夷民其苏。宪宪大人,显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为奴。冲让居礼,不盈称孤。高而无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怀故都。时诎而伸,卒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阙颂辞,继在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