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寄杨公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猜你喜欢
洛下渠头百卉新,满筵歌笑独伤春。
何须更弄邵翁伯,即我此身如此人。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长安贵公子,对雨饮正剧。明釭艳华屋,今夕知何夕。

岂同扬子云,反闭一廛宅。稍醒问予酒,已复忧甔石。

贤愚置莫论,俛仰共陈迹。世路日参差,咄哉随所适。

春雨山中翠色来。萝门攲向夕阳开。朝来携伴寻芝去,到晚提壶沽酒回。

身倚石,手持杯。醉时何惜玉山颓。今朝未识明朝事,不醉空教日月催。

先皇深宠死难忘,魂识还依玉案傍。沧海莫知归有鸟,白云谁谓去无乡。

念终在子天终吝,世自存诗人自亡。忆得西湖觞咏地,岂胜清泪月微茫。

呼童清晓起,扫却门外雪。日出消作泥,惟恐涴幽洁。

双亲老矣,更弟兄潦倒,一般作客。两字功名何日就,望得门闾头白。

乌鹊依枝,雁鸿印雪,落落饥驱迫。欲留难住,未行先计归日。

堪叹寂寞芳闺,露花烟草,总是伤心色。楼上春风增懊恼,莫问绿杨消息。

情泪穿珠,离怀中酒,红袖青衫湿。丝儿魂瘦,不禁零碎销得。

天上归来锦作袍,几陪春色醉仙桃。银河有路惟通鹊,碧海无山不戴鳌。

卿月又临仙掌动,客星偏傍钓台高。广陵此去金陵近,拟拂尘埃望节旄。

百里平畴一望间,绿芜尽处见青山。
孤云自在开仍合,白鸟群飞去复还。
竟日茶瓜留客坐,满床图史伴君闲。
携醪许我问奇字,剥啄何妨屡扣关。
诗鬓晓星星,霜天似水清。
风当窗眼入,冰向砚池生。
已瘦梅枝影,独乾竹叶声。
夜来天地洁,惟是月华明。
家山万象春归好,诗笔拈来感物情。
泉胍动进母待灌,土膏起处正宜耕。
无穷怀抱风和畅,不尽形容雨发生。
度间封侯万里客,何如守拙晋渊明。
轗轲石行难。
窈窕山道深。

怀来城北烟尘昏,十年武备徒纷奔。天子以国徇阉寺,旦夕势欲无中原。

此时一木支大厦,举朝无人一司马。国有君矣君自归,议和议迁何为者。

玺书既通战屡捷,奇货空居失所挟。假令襁褓遽承祧,不宋高宗即卫辄。

野狐南来盘石固,降敕自避贤者路。上羞宗庙下臣民,高揖南宫岂云锢。

前星不耀帝星移,祀有主者非君谁。小臣贪功事侥幸,向也沙漠今宫帷。

夺门金印大如斗,不死麒麟吠群狗。危身误国君不恤,杀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东市无惊惶,以奠鼎鬯陈高皇。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风赤日昭穹苍。

闻君避地徙村西,门外饶看卉木萋。比舍牧樵元旧识,归家鸡狗讵多迷。

小庭半作栽花径,隙地应添种麦畦。记取古人安宅训,何庸数尺炫榱题。

纵谈晨夕慰如何,柱史忧时感慨多。谁靖烽烟蟠地轴,拟攀星汉洗天河。

空闻甲胄盈边垒,可有熊罴入网罗。但愿四方销战伐,无劳圣主《大风歌》。

茅檐閒杵臼,竹屋细筛簸。照人珠琲光,奋臂风雨过。

计功初不浅,饱食良自贺。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

笋舆时得并溪行,溪水秋来似鉴清。
仰春云山劳眼力,临流照眼却分明。

汉鼎三分日,桓侯战伐高。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

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

不填故实,自是桓侯,移壮缪不得。

人境初无车马喧,卜居原得近姜村。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
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余石砚存。
落木乱山巅,江楼雪夜船。
山川千里外,风雨一灯前。
白发翻歧路,清尊共昔年。
浮生窥妄尽,今夕故依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