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温陵行,始初得许侯。温陵故佳胜,况从吉士游。
日月虽无几,所乐良绸缪。归来十载间,再见朝王州。
故人重相遇,尊酒更劝酬。欢意我已衰,壮心君益遒。
君颜反更少,我但未白头。乃知中都劳,岂若江湖优。
嗟哉石渠客,有似鱼被钩。何不断去之,未知所从流。
羡君翩然归,春风帆画舟。锦衣乡治中,弩矢驱道周。
旧庐何光辉,高堂荐甘羞。仕者固应尔,自馀信悠悠。
送君喜宁已,顾我愧莫收。幸君谢友朋,我志无所求。
穆满骋八骏,濯濯万里足。朝宾王母家,暮抵胥饘宿。
挥觞谣白云,拥雪歌黄竹。归来七萃空,一举亡漠曲。
其乐安在哉,祸胎真瞬目。荒矣秦汉君,睢盱究前躅。
射蛟长江波,写涕之罘麓。弥年沧海傍,神仙杳难属。
颓年寄西崦,未必不为福。
高堂展图飒寒景,古桧峨峨出苍顶。坐上疑闻啄木声,空中忽落蛟龙影。
干株偃蹇势回薄,梢节盘撑气深猛。寻常岩壑真有此,六月炎风为之冷。
密叶中含雷雨垂,危标上逼云霄迥。悬猿清秋怯倒上,饥鸢落日愁相并。
浦口回舟望北林,原头立马瞻西岭。刘郎此图昔所画,物色笔势生雄骋。
王君得此绮绣重,玉立阶墀见清挺。经年烽火万山赤,赭伐还闻到条梗。
天寒荒野霜露白,萧瑟阴风助悲哽。岂无千尺栋梁具,摧绝泥沙竟谁省。
深山大泽龙虎死,惨淡相看愁不醒。海波万一解经天,亦欲乘槎掠参井。
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
音宫数五,饭稷骖骝。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世俗薄寒士,那如一漂母。异眼看王孙,一饭亦不朽。
太息淮阴子,才高数不偶。既报饮食恩,难事司农后。
有力同逐鹿,无智免烹狗。生死事太奇,都在妇人手。
毕竟爱才者,食报自长久。祠庙小如拳,千金能买否。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