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秋气悲,我爱秋光洁。每当玉露时,复睹黄花节。
清影在东篱,高人心自悦。含意待冬霜,梅花又可折。
紫閤趋朝夕,彤庭直禁时。内官调玉馔,中使奉珍奇。
绛节传宣近,雕盘馈食迟。星河联绣户,云月上芝楣。
夜入华灯转,春随刻漏移。露晞应待旦,献纳好陈诗。
阴雨凄凄生夏寒,故人望望惜清欢。停云底事能相阻,后土何时可得乾。
无事甘为犀首饮,切云聊着屈平冠。闭门客散且高卧,户外泥深没马鞍。
习习堂前燕,弱羽讵能飞。仰视沧浪天,哺我黄口儿。
新妇初来时,父母教礼仪。娩婉事君子,动止勤自持。
入厨涤百器,夙兴夜寐迟。未知姑性情,便欲摅所思。
一语违尊章,憔悴无光辉。君子为弥缝,大义终无亏。
同心依所天,德音矢莫违。
季冬北风劲,朝日下地白。在贱多隐忧,岁尽人事迫。
凿冰持作糜,朝炊不及夕。明知礼数简,所过皆削迹。
端居对古人,揖让展坟籍。高言王霸略,衣食苦无策。
落魄愧清时,困穷非所惜。旁皇四海中,一身将何适。
素志悲伐檀,陟屺伤行役。出处俱违心,亲交苦不悉。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