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子有五色衣,少莱子有五色笔。衣舞班斓有尽时,笔飞青简无穷日。
每常中夜起鸡声,亦曾草檄母窥屏。子年六十母九十,母头全白子全青。
阶前幼稚立四五,长者能文少者语。人生快意岂在多,莫惜堆盘献鸡黍。
君不见叔皮避地河西居,王命论成还著书。汉家纪传定义例,作者何必皆石渠。
平津六十初应诏,再至太常方见召。奇才伟貌众所推,得君何必皆年少。
君家有书非野史,碧血荧荧光透纸。笔端生气万古存,君与人人皆不死。
少莱子,老布衣,世上好恶多是非。三闾之后若无子,日月谁与争光辉。
请簪此笔立殿陛,可以上报三春晖。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
精爽今如在,衣冠恨更深。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贺兰千队驻征麾,山后山前毳幕移。列嶂厂天攒剑戟,重关画地守熊罴。
夏王暑殿馀荒址,汉将高台接古陴。一自三城收戍卒,胡奴无复泣燕支。
扶疏桂树月中生,谁遣人间伴大椿。桂欲芳时椿正老,等閒相伴八千春。
认疏枝。缀轻红澹白,几朵映斜晖。露洗明妆,霜描冶态,薄暮景色凄迷。
看是处、园荒径冷,抱香须、一蝶梦魂痴。瘦影偎烟,芳心逗晚,零落谁知。
惆怅西风庭院,便寻幽欹帽,兴减年时。鬓薄羞簪,樽残倦赏,芳华已是嫌迟。
问此际、零脂剩粉,系金铃、谁更惜芳菲。只有凉宵蟾月,还照幽姿。
不寒不暖好秋光,重理斋头旧锦囊。园径未荒离下菊,伊人宛在水中央。
好携樽酒邀明月,拟杖青筇踏晓霜。应忆滦阳风景好,堤边遥认柳丝长。
露脚无声云髻拖。银床低吹玉笙和。藕风一线晃帘波。
近水阑干人坐处,满身明月望秋河。此间清影纳凉多。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