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游大夫

大夫古君子,不可今人求。
蝇营鄙世态,贪吟只不休。
一朝膺事任,卓尔茂勋猷。
此道今已远,天乎公首丘。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衰老牢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北陆冰初结,南宫漏更长。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月隐仙娥艳,风残梦蝶扬。徒悲旧行迹,一夜玉阶霜。
金节平分院落凉。黄昏帘幕卷西厢。冰轮碾碎粼粼碧,玉斧修成练练光。
低照户,巧侵床。锦袍起舞谪仙狂。鹊飞影里觥筹乱,桂子风前笑语香。
雨信清残暑,萧条古县西。早凉生浦溆,秋意满高低。
前事虽堆案,闲情得溯溪。何言战未胜,空寂用还齐。
胜游出林杪,参天仅一分。
从君如附骥,顾我愿为云。
野色连空碧,幽香袭露薰。
耦耕当卜此,横笛夜相闻。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青荧微月钩,幽晖洞阴魄。水镜涵玉轮,若见渊泉璧。
参差帘牖重,次第笼虚白。树影满空床,萤光缀深壁。
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露网褭风珠,轻河泛遥碧。
讵无深秋夜,感此乍流易。亦有迟暮年,壮年良自惜。
循环切中肠,感念追往昔。接瞬无停阴,何言问陈积。
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
况兹百龄内,扰扰纷众役。日月东西驰,飞车无留迹。
来者良未穷,去矣定奚适。委顺在物为,营营复何益。

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

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

小圃来时春向深,酴醾犹得伴孤斟。欲留午枕梦归去,缥缈行云何处寻。

归田君解组,世事识盈虚。结社唐九老,知几汉二疏。

文章燕许笔,踪迹光黄居。寻得桃源里,相从共访渔。

竹溪之水清且涟,竹溪之竹多如烟。竹溪主人懒出仕,三十躬耕溪上田。

借问竹溪何所在,西望玉山东近海。一都门户五千家,十代衣冠三百载。

城中有客过竹溪,尽说王家风景奇。风景虽奇何足数,主人心事吾能知。

溪南溪北皆春水,岂但楼船往来此。种竹不种杨柳枝,非畏旁人呼俗子。

古人沧浪歌濯缨,濯缨为怕尘埃生。主人日日临溪水,要濯此心如镜明。

竹林虽曰主人主,常年亦听都氓取。扫叶为薪笋疗饥,贫寒开口何曾沮。

君不见七贤六逸风流师,兰亭修褉夸文辞。烦君从事汤盘刻,更读少陵桃树诗。

萧寺行春望下方,城中云物变凄凉。野人篱落通灊口,贾客帆樯出汉阳。

多难渐平堪对酒,一尊未尽更焚香。凭将使者阳春曲,消尽征人鬓上霜。

那能无事事,事毕却心间。欲试新沈水,常烧小博山。

帘垂窗四面,榻下屋三间。差胜炎炎里,车尘日往还。

甯君始学道,敢据五岳尊。
及为帝东在,便与天长存。
连雨疏蓬不耐关,脩眉如失更晴悭。
越王故国无人问,艇子穿花自往还。

螺子轻研玉样温,摩挲中有古吟魂。一泓暖泻桃花水,洗出当年旧黛痕。

古井烟飞玉带环,西风送我过淮关。江南此去无他事,先看青青万垒山。

雨过庭翠滋,一鸟发清籁。披衣趁朝曦,新晴涤埃壒。

西轩青嶂叠,纵目收罨霭。晓廓取次行,心神颇融快。

佳客时过从,絺袍迎户外。凭几理素琴,焚香诵梵贝。

莫怪千金一笑难,好花都是易摧残。调筝促柱惊弦断,弄笔题裙讶墨干。

紫塞魂归金瓦冷,彩楼人去玉箫寒。十年不作寻春梦,遮莫将侬薄幸看。

夜雨空窗外,时闻滴滴声。羁人心万里,欹枕到天明。

汉宫胡地真天壤,一别长门隔塞云。
莫谓琵琶慰行役,琴心不比卓文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