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封禺之山仙所京,石室金堂秘璚封。当涂丈人居其中,乘彼白云朝帝乡。
上陈唐虞登俊良,浃以厚泽覃遐荒。善实斯积流斯滂,诸孙济济承馀庆。
构堂崇冈脩中黄,服食太和饮天浆。灵台虚明道日充,日华曜英澈八窗。
谁其主之曰汝阳,佩苍龙精冠芙蓉。天君泰然体凯康,稽首山立歌洞章。
岳祗川后翼两旁,千秋万年镇兹堂。
法署含香二月馀,飘然朝上乞归书。西山日暮乌情急,南国天遥雁影疏。
不是刘殷能避召,如何潘岳在闲居。故人燕市今馀几,愧尔风尘合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