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松棚不阔浓浓阴,池沼不宽滟滟深。宾朋不众尽同心,言语无多足知音。
三伏自然消暑气,何用深山嘉树林。
日蚀不吐,社人奏鼓。大妇辍浆,小妇辍哺。昨日之日,汝于何所。
回光不瞩,焉为救汝。
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
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林端白云暝,竹下清风来。
谷深莺徐啭,川迥雁仍哀。宾至赋乐胥,觞行咏康哉。
词锋与醉墨,馀响若底颓。何以喻珍奇,繁露将玉杯。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杨柳青青夹岸垂,含烟带雨总相宜。苏公十里湖边树,谁遣东风一夜移。
远近鸣蜩迭送声。浮空云影弄阴晴。小斋镇日明窗启,不待迎秋气自清。
同鹤梦,共鸥盟。坐观垂钓水盈盈。荷香趁暝来寻我,藤榻初眠未掩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