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

都城米贵斗论璧,长饥茗碗无从识。
道和何暇索槟榔,惭媿云龙羞肉食。
壑源万亩不作栏,上春伐鼓惊山颜。
题封进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驿宿。
冰融太液俱未知,寒食新苞随赐烛。
建安一水去两水,易较岂如泾与渭。
右丞分送天上余,我试比方良有似。
月团清润珍豢羊,葵花琐细胃与肠。
可怜赋罢群玉晚,宁忆睡余双井香。
大胜胶西苏太守,茶汤不美夸薄酒。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经旬泥潦路难乾,烟袅长林雨暗山。
常笑诗人愁屋漏,却思寒士与千间。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风雨孤舟寄一僧,远烦相觅到金陵。
青衫愧逐尘中马,白拂看麾座上蝇。
事去南朝愧有恨,梦归北郭已无凭。
文章何用虚叨禄,只合从师问上乘。

与君同死生,义不殊贵贱。由来香国中,不立贰臣传。

龙飞肇淮土,维公奋云从。挥戈逐代北,跃马趋山东。

峥嵘摧劲敌,意气当前锋。百战有爵位,屡迁乃益崇。

洞庭与彭蠡,先后填巨邦。百岁焉足多,一朝上埃风。

灵车发华屋,祖送出崇墉。萧萧众马悲,凄风激大江。

去去虽已矣,垂誉恒无穷。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一雨霖霪近浃旬,莺花局促未成春。乾坤沴气阴推物,江海风威冷袭人。

老境仓皇思故国,长途沮洳怯洪津。我躬不阅忧闾左,尽刮饥膏买湿薪。

君住湖南水竹深,夕阳孤棹此相寻。子规啼散门前柳,漠漠春光淡淡阴。

露粟藏金一半开,层层碧玉映楼台。
西风昨夜吹香过,人在栏干待月来。
无数乱红看不足,碧潭还对一枝斜。
春光欲去谁留得,水面浮来几落花。

捐躯陈大义,协力济多艰。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

俄闻奸党败,仅见圣恩颁。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

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
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春风送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随风去与郎同。

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而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弥衡。

伧荒那办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归得意年。
茶味欲过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锦衣照耀维桑地,石燕翻飞欲雨天。
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遗颂想依然。
步凉颸绿野,□锺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堂阴。金鞭半横玉带,烨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三通鼓罢,长老升堂。
两班问信,侍者烧香。
未曾启口,各各举扬。
道从信入,信能主张。
以长就短,以短从长。
有客云外至,设供饱枯肠。
恢恢有馀刃,别有好商量。
暗中信手才拈得,赢得呵呵笑一场。

当年膴仕早标缨,不共儿曹校疾行。居易独能遵坦路,未妨六十到名卿。

百感填胸弗自由,新诗敢拟到随州。古云抱石疑生蒂,衰柳垂堤若系舟。

月意将残魂化水,虫吟渐壮气兼秋。渔蓑此日从飘泊,生计惟堪问白鸥。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