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居寄钱起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秦洞花迷,巫阳梦断,夜来曾到蓝桥。洞房深处,重许见云翘。蕙帐残灯耿耿,纱窗外、疏雨萧萧。双心字,重衾小枕,玉困不胜娇。
寻常,愁夜永,今宵更漏,弹指明朝。叙深情幽怨,泪裛香绡。记取于飞厚约,丹山愿、别选安巢。骖鸾去,青霄路稳,明月共吹箫。
履市喧卑极,家林改筑初。
藩倾犹置笔,楹破尚逢书。
径草临江府,园畦洛涘居。
凭谁遗真意,仁义亦蘧庐。
长日扃门坐小亭,松阴竹影自清清。
山翁莫问吾名姓,天上星辰地下行。
柳叶枝枝弄碧,花梢点点粘红。
尚有几分春色,还我一半东风。
芍药殿春春几许,帘幙风轻飞絮舞。
昨宵酒醉玉楼春,一声画角吹残雨。
江海岁云晏,雨冥风自凄。
叶光群木洗,翅湿几禽低。
静榻欹寒枕,孤城隐暮鼙。
少陵车马客,催踏草堂泥。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
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
荷天与,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屏风十二曲,罗列洞房隅。
双环金屈膝,四角锦流苏。
蛾眉行处隐,玉袖坐中扶。
因歌留上客,翠盖少踟蹰。
岩菊开时霜信杳。风雨无情,又是重阳了。茆舍疏篱人不到。床头醅瓮生微笑。莫怪住山真小草。颦损蛾眉,愁独无人扫。花底一杯须健倒。

高人嗟逝矣,静乐尚求诗。岂意无为道,翻成罔极悲。

二难勤继述,一默付希夷。饮水心愈罔,看山意更迟。

伤乌营冢日,吊鹤造庐时。霜露增新感,烟霞遂宿期。

闭门春事去,隐几午阴移。未坠青云志,仍工白雪词。

每怜司马病,深忝叔牙知。惭愧无佳句,缄题慰孝思。

秋菊有佳色,幽香知为谁。蔚为霜中杰,肯向露下衰。

独赏心悠然,酒至觞淋漓。永怀陶靖节,高风邈难追。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木纹离披势搓捽,
中裂空心火烧出。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风霜未必来到此,
气色杳在寒山中。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
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哀鸣满四墅,四野无稻粱。可怜声嗷嗷,日夜鸣饥肠。

长欃无处觅黄独,中野惟蒿带烟绿。口实乃与角龙争,性命但凭寸茎续。

鹑衣村妇蓬鬓鬖,后者五五前三三。终朝采蒿蒿满篮,携篮归来红日酣。

释之蒸之如荠甘,土锉一饱偕夫男。夫男一饱力可用,踯躅水田秧插种。

青青田中秧,籽粒借官仓。所祝刈获丰,官仓得填偿。

囊有余粟充资粮,蒿兮蒿兮谁尔尝。苦忆年年谷未熟,打稻交官犹未足。

七年依我住,晨夕不暂离。三月不相见,惓惓系我思。

吹呼入门来,一笑舒双眉。登我所坐榻,弄我所吟诗。

我吟三十载,苦心实在兹。名山传绝业,回首当付谁?

数篇乞记诵,授之复何私。他时晓人事,应识此言悲。

退跡何人继昔贤,凡途终是事谋先。
只知竞逐浮云富,谁解惊嗟逝水年。
寒影半疏霜后树,秋声千点雨中禅。
千般不更经营得,一榻无馀任自然。

西浙江边话别时,断头船子疾如飞。白拈手里分赃去,临济休誇小厮儿。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